人工智能chatgpt对中国影响 生成式人工智能与教育创新:机遇、挑战与应对——来自上海外国语大学的观点

默认分类1年前 (2023)发布 admin
4,527 0
ChatGPT国内版

摘要

2023年2月25日,“与教育创新”专题研讨会在上海召开。会议以“与教育创新”为主题,围绕改变教育的方式、教育者应对的行动、基于的教育教学变革三个议题展开讨论,内容涵盖以为代表的智能技术特征、智能技术对教学和学习的冲击、智能技术发展的伦理道德、智能技术的使用现状与未来展望等方面。会议从教育技术、学习科学、计算机科学、语言学等领域和学科,多角度展现了当前的发展现状,从不同研究视角探讨等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对教育领域的冲击与影响,以更好地推动跨学科研究与应用的发展。

以预训练生成模型( Pre- ,GPT)为代表的生成式人工智能( AI)通过学习和理解人类的语言,与人们进行自然交互对话,在创新人机交互与协同新范式的同时,给高等教育带来冲击和影响。为应对以为代表的人工智能与教育融合中的问题与挑战,世界各国学者对此进行了深入探讨。在以人工智能为背景的教育教学新形态下,如何把握的发展趋势,并赋能教学创新,是教育领域需要回答的问题。2023年2月25日,中国人工智能学会(CAAI)智能教育技术专业委员会与上海外国语大学多语种智慧教育重点实验室联合承办的“与教育创新”专题研讨会在上海举行,来自华东师范大学、北京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浙江工业大学等十余所高校的资深专家和青年学者共同探讨相关议题。

基于研讨会主要内容,未来人工智能变革教育可能呈现以下三个发展方向。一是以为代表的生成式人工智能教育应用已成为势不可挡的发展趋势,教育界要以开放的思想和广阔的视角接纳其对教育的影响;二是人工智能技术正飞速改变教育教学实践,如何有效使用智能技术赋能教学、实现个性化自适应学习、优化教育管理等成为教育领域工作者迫切需要思考的问题;三是在数字化转型的当下,教师需要不断提升自身的数字胜任力,培养学生的批判思维能力,实现从知识教学向思维教学的转变。

一、在教学、学习和评价等多方面具有改变教育的潜力

对改变教育的方式的讨论由上海外国语大学多语种智慧教育重点实验室主任、CAAI智能教育技术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金慧教授主持。与会专家肯定了在教育中能发挥的多种作用,同时指出其存在数据偏差等问题,并对在教育教学中使用这类工具提出建议。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刘哲教授认为,可以为不同学科的用户提供反馈。在教学上,能够帮助教师开展繁琐任务、创建更多交互式课堂活动;在学习上,能够为学习者在线学习创造交互式、自动化的环境。教育工作者应引导学生进一步正确认识人工智能的现实作用,明确其可作为辅助性工具而非替代性工具,以良好的心态助力智能技术为教学和学习赋能。

CAAI智能教育技术专业委员会委员、南华大学计算机学院副院长刘杰副教授总结了的三大技术特点,分别是基于人类的反馈学习模型、交互性、大数据模型。可以根据反馈进行修正和跟踪,以实现因材施教,但因其提供的结果具有一定导向性,可能会带来危机,因此如何将教育理念与大数据紧密融合面临一定的挑战。

CAAI智能教育技术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苏州科技大学陈卫东教授总结了在教育领域的优势及局限性。他认为,该工具的优势包括:个性化学习、可用性、服务特殊群体、低成本等;其局限性包括:互动性有限、存在数据偏差、缺乏同理心与理解力等。将引起教育资源形态的重组,教育资源逐步走向富媒体化和平台化,下一代的教材将会朝着开放化、社群化和智能化的方向前进。也会给教学评价带来挑战,未来需要发展新的技术评估学生的创造力、批判性思维、团队合作能力、复杂问题解决能力。

人工智能chatgpt对中国影响 生成式人工智能与教育创新:机遇、挑战与应对——来自上海外国语大学的观点

CAAI智能教育技术专业委员会委员、温州大学叶新东教授认为,在内容产生方面,展现了很好的基本功和写作技巧,有助于教育领域开发个性化学习资源;在学习方式方面,可以帮助用户更好地学习新知识、了解完全陌生的领域;在学习过程方面,可以为教师提供完整的教学设计,也可以为学生在虚拟和现实之间搭建桥梁。此外,教育领域需要认真思考传达的价值观,学生可能对其产生依赖以及可能产生“宅文化”。

二、教育者应在技术伦理教育、学生人工智能素养方面加强行动

关于教育者应对的行动的讨论由上海交通大学教授、教育技术中心主任,CAAI智能教育技术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兼秘书长沈宏兴主持。在社会对人才和人才培养的需求将持续变化方面,与会专家达成了共识,并强调要加强智能伦理教育、改变评价取向、实现技术自主。

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部范国睿教授指出,带来的价值受到众人追捧,但未来需要面临的挑战也随之显现。该工具更新成本巨大,且限制颇多,部分回答还存在偏差,其自身逻辑及算法需要进一步优化。首先,教师要加强智能伦理教育,正确认识的辅助学习定位。其次,学校需要制度和技术规范的使用。最后,教师需要改进教学,探索如何从知识性教学转向思维教学。

华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哲学与当代文明研究中心主任孙亮教授分析了对教育领域的两点启示:一是通过感知外部世界来接收数据,二是接收数据之后进行再处理。面对接收的数据,人会拒绝,但是人工智能不会拒绝。人工智能遵循给定的数据给出既定的回答,在这个意义上,否定性是人类最重要的创造。而否定在教育里最突出的就是批判性意识,但是当前学生的批判性意识并不理想。因此,教育真正需要培养什么样的人是值得不断思考的问题。

CAAI智能教育技术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北京大学教育学院学习科学实验室执行主任尚俊杰研究员指出,的巨大价值体现在学习、教学与行政管理等方面。有益于实现个性化、自适应学习;可以帮助教师在备课过程中搜索资源,减轻其压力与负担;规章制度等文件可由辅助人类完成,提升工作效率。然而,等人工智能的发展还需要突破技术、伦理、系统结构、学习等层面的困难。会导致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发生变化,这对专业培养与建设是最根本也是最重要的影响。

CAAI智能教育技术专业委员会副主任、郑州二中王瑞校长认为,为了培养未来社会需要的人才,需要加速构建创新生态,帮助学生树立人生理想,包容多元化人才,注重思维培养,加强天赋教育,改变评价取向。

CAAI智能教育技术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上海市浦东教育发展研究院信息中心主任谢忠新提出对技术应抱持积极、谨慎的态度。一方面,可以更好地推进教育数字化转型,帮助教师进行个性化辅导;另一方面教师需要规范应用该技术。在类似于的模型持续出现的背景下,建议积极推进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增进学生对人工智能的理解。

CAAI智能教育技术专业委员会委员、上海师范大学教务处副处长王龚认为,教育涉及意识形态的安全问题,因此有必要树立安全意识,部署技术安全门槛。中国需要进行技术突破,通过构建教育领域的大模型,让其不再是未来“卡脖子”的技术,并使其成为中国基础设施,以为教育服务。在如何建设方面,数据库建设、标签化、训练是关键步骤。教育大模型建成后,要进行合理应用。

人工智能chatgpt对中国影响 生成式人工智能与教育创新:机遇、挑战与应对——来自上海外国语大学的观点

三、从社会影响的视角推动教育教学变革

关于基于的教育教学变革的讨论,由CAAI智能教育技术专业委员会主任,华东师范大学教授、教育学部副主任陈向东主持。与会专家认为,在对人工智能的依赖已不可避免的背景下,要看到其对社会发展的更全面的影响(如结构性失业问题、知识垄断问题),并据此推动教育教学的变革与发展。

华东师范大学国际合作与交流处副处长、国际汉语教师研修基地副主任周勇教授从哥德尔不完备定理 ① 的边界问题出发,指出发展可能面临的一些问题:的发展需要突破边际效应,这可能会产生巨大的训练成本;会引发一些伦理问题。但是,未来对人工智能的依赖不可避免,人们应该对此保持积极乐观的态度。

CAAI智能教育技术专业委员会委员、嘉兴学院平湖师范学院赵瑞军副教授对的发展做了展望,包括性能、准确性和响应速度的提升,个性化定制,更强大的知识库,与其他人工智能技术和设备更深度的集成等。

上海外国语大学多语种智慧教育重点实验室成员基于自身教学和管理经验进行了交流。实验室办公室主任宋柯就如何利用更好地为人类服务提出三点思考:从教师的角度,可以实现备课等工作,减轻教师负担;从学生培养的角度,要提升学生提问的能力和思辨能力;如何判断、分析生成的内容尤为重要。实验室成员江小华基于比较教育的视角,提出可能引发的两个问题:一是结构性失业问题,即如何解决因为科技革命而导致的失业问题;二是在科学技术影响国际格局的背景下,如何应对知识垄断和文化霸权问题。实验室成员吴成刚以人类特有的认知情绪和审美情绪为例,认为教育变革应该强调挖掘人类特有的潜能,区别人和机器的不同之处,以应对人工智能生成内容( ,AIGC)等技术带来的挑战。实验室成员于正旺从技术角度阐述了成功的原因,其一是算力的提升,其二是大语言模型的突破,并就国内外相关技术的发展分析我国建立模型的优势与差距:中文模型处于领先地位,但在用户数据上仍需积累,从而提升模型的效果。

四、进一步研究的方面

基于此次会议的讨论,未来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继续开展研究与讨论。第一,智能教育应用于教学的效果有待进一步探讨,智能技术在赋能个性化学习、智能化教学和管理方面呈现出巨大潜力,然而技术本身还有待完善,技术应用的安全和道德伦理有待确定,落地实践过程中的效果也有待进一步深入研究。第二,技术与教育领域尤其是各学科的有效融合方式有待探索,本次会议主要聚焦以为代表的智能技术对教育的冲击和应对智能技术的做法,未来可以在具体的学科教学中探究的应用模式。第三,人工智能技术与其他技术在教学应用中的差异有待进一步深入探讨。会议仅仅围绕展开,随着智能技术的快速发展,在后续的教学实践过程中还可形成与其他智能技术应用效果的对比。

注释:

①哥德尔不完备定理揭示了形式系统边界问题,表明在复杂的数学系统中,总有无法通过公理证明真假的命题。

作者简介:王萍,上海外国语大学国际教育学院副教授、上海外国语大学多语种智慧教育重点实验室副主任;彭丽华,上海外国语大学全球治理与区域国别研究院博士研究生、多语种智慧教育重点实验室成员;金慧(通讯作者),上海外国语大学国际教育学院教授、上海外国语大学多语种智慧教育重点实验室主任

© 版权声明
广告也精彩

相关文章

暂无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