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有关的多个话题
登上热搜
AIGC到底是啥?又是啥?
AIGC指人工智能(AI)自动生成内容,可用于绘画、写作、视频等多种类型的内容创作。
,是美国人工智能研究实验室开发的一种全新聊天机器人模型,它能够通过学习和理解人类的语言来进行对话,还能根据聊天的上下文进行互动,并协助人类完成一系列任务。
这款AI语言模型,让撰写邮件、论文、脚本,制定商业提案,创作诗歌、故事,甚至敲代码、检查程序错误都变得易如反掌。
官网介绍为一种“优化对话的语言模型”。图片来源:官网截图
不少和“聊过天”的网友纷纷感叹,“只有你想不到,没有办不成的”。上线仅仅两个月,的活跃用户就突破一亿。
真有那么靠谱吗?
带着这些疑问和好奇,我们也来会一会这位“全能网友”,看看它的答案是什么。
你真有那么靠谱吗?
:作为一个机器学习模型,在培训数据的范围内,具有很高的准确率,但不能保证它的回答最终是100%正确。
聊天中,的“自我介绍”十分坦诚:能记住早些时候的对话,可以根据用户的提示更正回答方向,但偶尔也会出错,数据库的实时性有待考量。
和聊天,可以直奔主题、开门见山,也能由浅入深、由表及里。
当被问到一些严肃性话题和解决方案,的回答逻辑合理、用词到位,虽然没有提出老生常谈之外的观点,但清晰直观且迅速的表达方式、反应过程令人拍案叫绝。
美国89%大学生用做作业?
称用其写作业或有道德问题
学生是最早开始使用这一工具的群体之一。美国89%的大学生都是用做作业,人工智能聊天程序经过大量数据的训练,能够回答复杂问题,甚至能完成论文。
英国米德塞克斯大学的教授巴尔比尔·巴恩向程序提问:学生使用完成作业可能有哪些道德上的问题。程序的回答列举了四点:抄袭、欺骗、作弊和依赖性。但巴恩教授对并不排斥,他正在研究如何使用这一工具改善学生和教师双方的体验。
法国巴黎政治学院日前就宣布禁止使用和其他所有基于人工智能的工具完成学习和考试任务。巴黎政治学院学术事务主任米利亚姆在采访中表示,会给人一种是人类写出文本的错觉,对于学生来说,使用这个工具不能保证他们在智力、研究方面的诚实。
哪些职业会被“抢饭碗”?
有人问,人工智能都学会内容创作了,画家、作家、翻译、记者这类以内容创作为主的职业,将来是否都会消失?
这看起来并非杞人忧天,去年美国科罗拉多州博览会举办一项绘画比赛,数字艺术类别的一等奖获奖作品《太空歌剧院》就是一名游戏设计师使用AI工具生成的画作。但人们也不必过于担心,AIGC技术目前尚不成熟,在音频、视频、图片、文字等形式的内容创作中存在明显的机械性问题,常常出错,还离不开人类的创意和把关。前述获奖画作就经过了设计师的反复调整、筛选,人类在其中付出了约80小时的脑力劳动。
而纽约大学计算机科学与电气工程系副教授 Hegde认为,新闻、高等教育、图形和软件设计等行业的某些工作——这些工作有被AI代替的风险。
以新闻媒体为例,卫报早在2020年就让软件撰写了一篇文章——结果喜忧参半。“复制编辑当然是它非常擅长的事情。总结一下,使文章简洁明了,这确实做得很好,”Hegde说,但一个主要缺点是该工具无法有效地进行事实核查。
在教育领域,《纽约邮报》则指出,教授和教师可能被人工智能课程取代。英国牛津互联网研究所的学者 担心,如果学生们开始使用,这不仅是“外包”了他们的论文写作,还会“外包”他们的思维。
AI面试、AI聊天、AI绘画……随着AIGC(利用人工智能技术生成内容)作为工具在工作生活中高效应用,难道面试官、作家、设计师……就要失业了吗?
无论是面对灾难还是新技术的挑战和冲击,我们选择什么样的方案去应对,方向不同,结果则不同。
当照相技术的普及给肖像画家造成巨大压力,有人选择弃笔从影,有人选择另起炉灶,有人则坚守绘画的阵地。结果是各种艺术流派百花齐放,艺术市场得到空前发展。就像在回答中说的一样,与其担心工作被AI取代,不如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利用好新技术、新工具提高工作效率和生活质量。毕竟,人工智能是人的延伸,社会真正的主角是你。
各大科技巨头急了
当地时间2月6日,据媒体报道,谷歌母公司宣布将推出名为“Bard”的AI(人工智能)聊天机器人服务以及更多的人工智能项目,以应对竞争对手微软所引领的新计算浪潮。
有意思的是,微软表示将在当地时间7日发布自家的AI产品。据路透社获取到的一份活动邀请,微软计划将AI融入到所有产品之中,并将在7日具体介绍其发展情况。
不仅仅是微软,苹果也被曝将举办AI相关活动。当地时间2月6日,彭博社记者马克·古尔曼(Mark )在社交网络上发帖称,苹果将于下周举行年度内部AI峰会。它就像AI届的苹果全球开发者大会,但仅限于苹果员工。对苹果的压力显而易见,有分析认为,苹果原本的语音智能服务Siri被“碾压”了,苹果需要有与相竞争的下一代产品。
据媒体消息,昨日下午,百度在微信公众号官宣大模型新项目文心一言(英文名ERNIE Bot)。据悉,文心一言是类似于的项目。
百度公众号截图
值得注意的是,该官宣文章下面有四位责任编辑,分别是希加加、度晓晓、叶悠悠、林开开。叠词的姓名引起网友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