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商发布消息,跨境电商目前是我国发展速度最快、潜力最大、带动作用最强的外贸新业态。2021年7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快发展外贸新业态新模式的意见》明确提出,完善跨境电商发展支持政策,扎实推进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建设,培育一批优秀海外仓企业,完善覆盖全球的海外仓网络。对此,专家们从跨境电商本身、综试区、海外仓、保稳提质等方面阐述了跨境电商未来的整体布局。
跨境电商进出口五年增十倍
张冠彬
(商务部对外贸易司副司长)
作为一种外贸新业态,跨境电商在推进外贸发展方面发挥了怎样的作用?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技术的进步和数字经济的发展,国际贸易发生重大变革,跨境电商从无到有、快速发展。跨境电商突破了时空限制、减少了贸易的中间环节,解决了供需双方信息不对称的问题,为更多国家、更多中小企业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体现了贸易的包容性发展。
跨境电商也是我国发展速度最快、潜力最大、带动作用最强的外贸新业态,现已成为外贸发展的新动能、转型升级的新渠道和高质量发展的新抓手。为支持跨境电商健康持续创新发展,国务院先后分6批设立132个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覆盖全国30个省(区、市),形成陆海内外联动、东西双向互济的发展格局。商务部会同各地方、各部门持续推进制度、管理和服务创新,探索形成了以“六体系两平台”为核心的制度框架,量身定制近百项支持政策,促进跨境电商高质量发展取得积极成效。
一是扩大了外贸主体范围。大幅降低国际贸易专业化的门槛,使一大批“不会做、做不起、不能做”的小微主体成为新型贸易的经营者。截至今年一季度,在跨境电商综试区线上综合服务平台备案的企业已超4.6万家。
二是扩大了外贸商品的范围。通过政策创新,让难以“走出去”的一些商品能够便捷高效地走出国门。同时,创新进口流程,也让更多国外的优质产品通过网购等方式进入国内市场。在政策支持下,跨境电商进口规模从2016年的39.3亿美元增至2021年的170.9亿美元,增长3.3倍。
三是拓展了外贸发展空间。发挥“长尾效应”,整合碎片化需求,开拓一般贸易形式下无法触及的市场,形成了外贸新增长点,跨境电商出口占外贸出口的比重由2015年不到1%增长到今年一季度的4.6%。
四是实现了“多元化需求、个性化生产”。通过改进、提升、完善生产工艺流程,产品质量进一步提高,同时培育了一大批品牌,拓展了营销渠道,也增强了我国产品的定价主动权。比如,作为全国首个跨境电商综试区的杭州,在过去7年累计培育400多家成交规模超2000万元的跨境电商品牌企业,注册商标超2000个。
五是提升了政府监管与服务水平。各有关部门累计出台近200项创新举措,形成近70项成熟经验做法,跨境电商“六体系两平台”已成为监管改革的成功范例。
跨境电商发展呈现的特点:
2021年,我国跨境电商进出口额达1.92万亿元,同比增长18.6%。其中出口1.39万亿元,增长28.3%。2017年以来,跨境电商进出口5年增长了10倍。今年以来,跨境电商发展呈现以下特点。
从市场看,我国对美、澳等传统市场出口继续保持高速增长。海关监管代码项下数据显示,一季度我国对美、澳出口分别增长97.9%和1.4倍。与此同时,新兴市场快速发展,对东盟、“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跨境电商出口分别增长98.5%和92.7%。
从商品看,出口商品种类更加丰富,正逐步从服装、饰品等劳动密集型产品向3C数码、智能家居等技术密集型产品升级,产品附加值明显提升。今年一季度,半导体、集成电路等跨境电商出口分别增长95.4%和1.8倍。
从主体看,民营企业主力军作用突出,继续保持快速增长,占比高达97.5%。部分传统制造型企业也借助跨境电商加快数字化转型,降本增效,积极拓展海外市场。
商务部要从哪些方面推进跨境电商发展?
下一步,商务部将会同有关部门,继续坚持问题导向,从四个方面重点推进跨境电商发展。
第一,扎实推进跨境电商综试区建设,更好地发挥综试区对跨境电商的示范引领作用,以创新破解深层次矛盾和体制性难题,培育外贸竞争新优势,促进外贸业态融合和贸易产业融合,带动各地开放型经济发展。
第二,完善跨境电商发展支持政策,狠抓《关于加快发展外贸新业态新模式的意见》《关于推动外贸保稳提质的意见》等落实,研究便利跨境电商出口退换货、支持海外仓发展政策,制定跨境电商知识产权保护指南等。
第三,开展系列专项行动。今年将继续开展跨境电商“十百千万”、规则和标准建设、品牌培育和海外仓高质量发展等专项行动,重点培育和建设一批企业、一批品牌和一批标准。
第四,深化国际合作。结合高水平实施《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推进加入《全面与进步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及《数字经济伙伴关系协定》,加大与相关国家的政策协调,加强“丝路电商”“一带一路”经贸合作。支持各综试区、跨境电商企业等加强在跨境电商全流程各领域的国际合作。
综合试验区发挥示范引领作用
杨长湧
(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对外经济研究所研究员)
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已覆盖全国30个省份,先行先试,面向全国复制推广经验,目前综试区取得了怎样的成果?
跨境电商综试区是通过制度创新、管理创新、服务创新和协同发展,为推动我国跨境电商的发展提供可复制、可推广经验的综合改革试点,其要在跨境电商交易、支付、物流、通关、退税、结汇等各环节的技术标准、业务流程、监管模式和信息化建设等方面先行先试。综试区是我国跨境电商发展的主平台和体制机制创新的试验田,集聚了跨境电商优惠政策、头部企业、基础设施等优质资源,承载着跨境电商发展的希望与未来。
自2015年至今,我国先后分6批设立了132个跨境电商综试区,覆盖全国30个省(区、市),广东、江苏、浙江等外贸大省和北京、天津、上海、重庆等直辖市实现全覆盖,形成陆海内外联动、东西双向互济、区域重点突出、发展梯度丰富的格局。各综试区积累并复制推广了一批制度创新经验,促进了跨境电商物流畅通、进出口通关便利化和发展模式创新,为外贸保稳提质、提升我国数字经济全球竞争力作出重要贡献。
形成了“六体系两平台”的基础框架。这个探索任务是由全国首家跨境电商综试区——杭州综试区承担完成的,杭州综试区通过构建信息共享、金融服务、智能物流、电商诚信、统计监测和风险防控“六体系”,以及线上综合服务和线下产业园区“两平台”,提供了涵盖跨境电商全流程和各主体的管理与服务,构筑了综试区建设的软件和硬件基础,实现了跨境电商信息流、资金流和货物流“三流合一”。2017年,国家将这套做法的12条成熟经验向全国复制推广,成为各综试区制度建设的基础框架。
促进了跨境电商物流畅通。物流是跨境电商的生命线,特别是在疫情冲击下,这个生命线的重要性尤为突出。各综试区加大探索和创新力度,保障了跨境电商国际国内物流高效畅通。比如,广州启动全国首个跨境公共分拨中心,首次实现多个保税仓发出的进口包裹统一申报、统一集包分拨,每天可节省4个小时调拨时间;郑州率先开通跨境电商定线、定班、定时、定量、定价的“五定包机”,国际终端配送覆盖77个国家和地区,保障72小时时效,形成有效连接主要出口市场的物流供应网络;深圳充分运用“海空铁”分流机制,积极搭建“中欧班列”“空中通道”“海运航路”等,为跨境电商运输打开新通道。
推动了跨境电商进出口通关便利化。贸易便利化是提升我国外贸竞争力、推动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的重要举措,各综试区在跨境电商进出口通关便利化方面进行了大量探索,取得显著成效。比如,上海浦东机场实施出口跨境电商审批放行全程电子化,对符合条件的报关单自动触发放行,实现跨境电商物流全年无休运作;厦门依托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将线下跨境电商服务体系同步移到线上,实现跨境电商业务一站式办理,通关时间明显缩短;南京创新实施“拼箱出海”查验方式,首开全国跨境电商与市场采购贸易融合监管先例,推进了跨境电商B2B发展(企业与企业之间通过专用网络或互联网开展交易活动的商业模式)。
引领了跨境电商发展模式创新。跨境电商本身就是一种贸易新业态,各综试区又立足本地优势创新跨境电商模式。比如,杭州率先探索保税仓直播直发、“全球中心仓”“保税进口+零售加工”等新模式;宁波创新跨境电商进口“网购保税+线下自提”零售新模式,实现全国首批“跨境电商出口海外仓”业务;义乌开展跨境电商保税进口新业务,开创“市场采购+跨境电商”出口新模式;青岛建设运营中日韩消费专区电商体验中心,打造“线上+线下”双层引流的新零售模式等。这些新模式不断丰富跨境电商内涵,推动跨境电商与其他业态融合发展,成为各综试区特色鲜明的招牌,既为跨境电商提供了新动力,也为各地开放发展增添了新活力。
我国海外仓服务网络辐射全球
梁明
(商务部研究院对外贸易研究所所长、研究员):
海外仓作为跨境电商重要境外节点和新型外贸基础设施,发展现状如何?
其在降本增效、畅通外贸供应链方面发挥了怎样的作用?
近年来,伴随跨境电商的蓬勃发展,我国海外仓建设也呈现出强劲增长势头。商务部数据显示,当前我国海外仓布局持续优化,数量超过2000个,总面积超过1600万平方米,形成了以北美和欧洲为重点,辐射全球的海外仓服务网络。作为新型外贸基础设施,海外仓功能不断完善,日渐成为集仓储、物流、报关清关、退换货、加工维修、包装、分销、金融保险等于一体的服务综合体,在服务贸易新业态新模式快速发展、促进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稳定畅通中所发挥的作用日益增强。
提升跨境订单物流时效。外贸企业通过提前备货至海外仓,不仅能够有效避免运输中断等突发风险,而且大幅缩短了物流配送周期。例如,如果直接从中国发货到西班牙,空运一般需要6天至10天,但菜鸟西班牙海外仓目前80%的订单能够实现24小时内完成投递。此外,随着海外仓信息化、智能化和数字化水平不断提升,自动化流水线、立体仓库、智能移动机器人等设施也进一步提升了海外仓的物流配送效率。数据显示,智能仓的作业效率较传统仓提升2倍至3倍。
降低企业运营成本。一方面,与单包跨境直发相比,外贸企业集中备货至海外仓有利于降低企业的物流成本。例如,简诺电动平衡车借助出口海外仓,使产品的整体备货成本下降15%,单个货品物流成本下降约20%。另一方面,针对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海外仓充分挖掘自身大数据资源优势,为企业融资增信提供支持。例如,纵腾集团根据掌握的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等数据信息,以第三方身份为融资双方提供数据对接服务,帮助跨境电商企业降低贷款成本,年化利率可下降5个百分点左右。
提高出口产品售后保障能力。“退货难”问题一度是困扰跨境电商出口企业的难点和痛点,由于退货成本高企,大多数企业只能选择打折促销甚至“退款不退货”等方式清理退货商品。近年来,在海关不断优化跨境电商退货政策的同时,海外仓也立足自身优势,积极拓展售后维修服务。例如,北京数码港电子商务有限公司通过提供售后维修服务实现部分商品二次销售,减少因退货给卖家带来的损失。据统计,维修后的二次可售产品比例达72%,其中44%可作为全新品销售,28%可作为开箱产品销售。完善的售后保障措施不仅改善了境外消费者的网购体验,也为我国企业和产品树立了良好的品牌形象。
促进中小企业开拓国际市场。随着海外仓功能不断完善,除了提供基本的仓储配送服务,部分海外仓也在积极拓展报关清关、仓储物流、市场推广等全链条综合服务,大幅降低了中小企业进入国际市场的门槛,并实现了国际物流网络和国际营销网络的覆盖。例如,浙江省上线运行的“海外仓服务在线”场景应用,通过整合第三方公共海外仓运营企业数字仓储数据,“一站式”解决企业出口海外仓业务遇到的多种问题,为企业构建了一个服务多元、信息交互的平台,显著提升了贸易便利化水平。
促进供应链高效衔接。海外仓充分发挥其靠近市场的优势,为企业开展营销推广提供便利。例如,山东自贸试验区青岛片区积极打造“前展后仓、展仓一体”新模式,在海外仓内开辟专门的商品展示区,为当地采购者提供商品展示、洽谈、签约、物流、配送等贸易全链条全流程服务,通过现场确认商品、达成交易,实现了外贸交易本地化。通过服务功能的拓展,有效降低了交易风险,提高了交易效率。
加快贸易产业融合。海外仓作为连接消费者的最后一环,能够较早感知海外市场的需求变化。在实践中,一些海外仓企业积极开拓数据增值服务,为生产企业投资决策提供参考。例如,宁波豪雅进出口集团有限公司设有专门的大数据分析部门,通过对产品销售数据、海外仓周转率等分析研判,及时捕捉海外市场需求动向并反馈至前端生产企业,大大提升了国内企业对国际消费需求变化的响应能力,促进了贸易与产业融合发展,助力生产提质升级。
多措并举推动外贸保稳提质
吕刚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对外经济研究部副部长、研究员)
下一步如何着力加快发展跨境电商等新业态新模式,推动外贸保稳提质?
跨境电商等新业态新模式是我国外贸发展的有生力量,也是国际贸易发展的重要趋势。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跨境电商等贸易新业态发展。2021年7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快发展外贸新业态新模式的意见》,明确提出扎实推进跨境电商综试区建设。今年2月,国务院印发《关于同意在鄂尔多斯等27个城市和地区设立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的批复》,跨境电商先行先试的试验田规模不断扩大。
今年外贸实现平稳开局,但仍然面临不少困难和压力。从需求侧看,全球新冠肺炎疫情起伏,世界经济复苏动力不足,外需市场存在很大不确定性。从供给侧看,能源、原材料供应仍然偏紧。进一步推动外贸提质增效,需要各方密切配合,多措并举持续发力。
第一,积极参与相关国际规则制定,为跨境电商发展营造良好外部环境。密切跟踪研究国际数字贸易规则新趋势,积极参与世界贸易组织电子商务等规则谈判,推动我国加入《数字经济伙伴关系协定》进程。同时,利用海南自贸港、上海自贸试验区临港新片区等开放高地,加快推进商业数据跨境流动等压力测试,探索未来开放路径,增强我国参与跨境电商国际规则的谈判能力。
第二,加快推动已出台鼓励政策更好落地见效。目前我国已出台了一大批鼓励跨境电商发展的政策,并发挥了积极作用,但其中也有部分举措还存在水土不服、难以充分落地的问题。比如,对享受部分税收优惠和通关便利化政策的限制条件还比较严格,造成实际执行中未能覆盖尽可能多的市场主体,影响了企业的获得感;又如,部分税收优惠政策在具体执行上还缺乏细则,各地税务部门解释不一,给企业经营带来不确定性。对上述情况,需要结合企业诉求和监管实际,积极加以改进和完善,以便充分发挥既有政策的效力。
第三,考虑制定鼓励跨境电商发展的综合性指导意见。这样,可有效加强税收、通关、财政、外汇与风险管理、参与国际规则制定等各类政策之间的协同性,既能更好地形成政策合力,也有利于减少政策之间不够协调甚至存在矛盾的问题,有效放大扶持效果。此外,制定综合性指导意见也能有效推动各地区各部门加快体制改革协同创新,为跨境电商鼓励政策体系的动态调整和持续更新提供依据,进一步推动其更快更好发展。
第四,发挥好跨境电商试点区域的带动引领作用。除了已设立的132个综合试验区,国家还在86个城市(地区)及海南全岛开展了跨境电商零售进口试点,并于2021年3月将进口试点扩大至所有自贸试验区、跨境电商综试区、综合保税区、进口贸易促进创新示范区、保税物流中心(B型)所在城市。建议动态总结先进试点区域的成功经验,并向其他区域复制推广,培育更多的跨境电商发展排头兵。
第五,着力提升我国跨境电商平台企业的能力和水平。电商平台是促进跨境电商发展的重要支撑,是传统制造企业实现品牌出海的高效便利途径,也是中小微企业打开国际市场的重要依托。为更好地促进平台发挥作用,应有针对性地解决其发展面临的突出问题,比如如何科学界定平台对商家的监管责任,如何实现平台在客户资信、报关、出口退税、结汇等方面与监管部门的数据共享,如何更好地鼓励跨境电商平台企业参与国际竞争等。
第六,精准扶持中小微跨境电商企业。中小微企业是跨境电商发展的基础,但由于其规模小,抗风险能力相对较弱,在税收、通关便利、应对汇率波动、企业数字化转型、海外维权等方面迫切需要政策精准扶持。比如,针对中小微企业经常遭遇海外电商平台霸王条款伤害的情况,可考虑加强政府间电子商务争端解决机制协商对话,探索建立中小微企业向境外电商平台申诉的多双边保障机制等,有效提升其维护自身正当权益的能力。
来源 | 综合自视觉中国、经济日报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