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秦怡)
基础科技产品部/体验设计室
AI势头正猛,设计也在工作模式被颠覆的行业之列。作为交互设计师,我抱着“焦虑”的心情,将融入设计前期、设计产出及设计验证三个阶段进行了一些探索。
设计
前期
设计调研是交互设计的第一阶段工作,在开始设计之前,设计师需要对需求背景、关键用户、关键竞品有大致了解。但由于时间原因,在真实的工作中,绝大部分需求都不会有单独的调研阶段,这就要求交互设计师快速的进行信息收集并建立结构化的认知。在这个阶段,ai虽然无法完全替代人类用户研究员,但作为辅助调研工具可以帮助我们更高效的进行信息收集整理,提高我们的需求响应速度。
01
缩短调研周期,快速了解需求背景
当设计师接到新领域或新功能的需求时,会担心交互逻辑的周全性,因此需要投入大量时学习某类产品的相关知识。之前的学习模式是使用搜索引擎获取碎片化的信息,在脑子里建立知识模型,再定向丰富补充。而在的加持下,可极大地缩短这个进程,它可以充当任何领域的大佬,仅需聊天框内的几次对话,短短几分钟就可以聚合并提炼搜索结果,建立简单的知识框架。
之前曾接到过关于“ ”的需求,当时第一次接触到关于财务规划的知识,国内关于财务规划的概念也没有普及,相关产品也很少,所以在做需求前花了很多时间搜集信息。于是我尝试用来参与桌面调研,看看他的表现。
首先,我希望他可以帮我列出一份学习大纲,以便对于财富规划有个结构化的认知。这里我利用了很强大的角色扮演功能。角色扮演在提示工程中的一个输入技巧,也叫角色提示(role ),顾名思义,它是通过为模型提供特定角色来引导输出的一种方法,使用时需要需要为模型提供一个明确而具体的角色,使输出答案更具体、更具有可操作性。(这是好心网友总结的角色库,大家可以探索一下: – f/–: This repo to use .)以下是他的输出结果:
我仅对第二步及其他章节中的部分小点感兴趣,所以我针对第二步细致追问,定向去了解。
有一点需要注意,在一段会话中,需要持续对的角色进行强化,在中也需要尽可能多涵盖上文的信息,每个问题都尽可能独立成型,保证他生成答案的正确性。不然多次会话之后,它很容易忘记自己之前说了什么,如下图,提问中第五步与大纲并不一致:
探索过程中,我也尝试询问了,输出结果和有不同的擅长方向。对比可以看到在回答上虽然没有全面,但是它可以聚合到更多类型的搜索结果,如教学视频、产品链接等。在学习过程中可以针对场景结合使用两个工具。
之后,我继续尝试使用它们进行竞品调研。同样,两者擅长的方向不同,擅长总结分析,可以结合专业的竞品分析工具对搜集到的竞品材料进行总结。如下图:搜集国内关于财富规划的app或网站;使用SWOT工具分析且慢App。
而数据仅截止于21年9月,这就凸显出的优势——数据具有实效性,在竞品调研模块可以给到更多的数据/排行等信息。获得这些信息后可以再输出做进一步分析。
02
协助用户调研,模拟用户行为假设
设计开始前,设计师需要对产品的关键用户行为进行分析,发现设计痛点明确设计目标。在实际业务中,由于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我们往往接触不到真实的用户。所以我再次利用优秀的角色扮演能力,尝创建一些使用产品的关键用户角色,看它能不能提供用户使用中关键路径的行为来帮助我们捕捉痛点。以下,我以财富规划为例,进行了一些尝试。
·要求 为财富计划产品创建一些特征性用户角色
对比prd,输出的关键用户形象与产品规划基本一致。产品侧根据不同年龄阶段对用户财富规划目标进行分类,则更细致,除年龄外加入了人物背景对行为的影响。
· 挑选关键角色,输出用户旅程图
用户旅程图包括用户从第一次接触产品、触达产品的各个点,可以帮助我们更好的了解关键节点的用户情绪、想法,以帮助产品的设计和优化。我尝试直接让他输出一张旅程图,结果是失败的:
之后,我尝试拆分目标,虽然无法直接输出图,但如果能获得关于用户行为的描述也可以达到目的。我尝试了多种提问方法:
1.以文字的形式输出行为旅程。输出的结果偏向于每个步骤的行为描述,缺乏背景和故事线。
2.继续尝试要求它写一个使用该功能人的故事,或者要求他提供一个情境下的用例,能看到有了情感的描述,对人物行为的解释也丰富了些。
也可以继续可以类似用户访谈继续追问。
3.可以更直接的询问在这个情景下如何让用户的体验更加愉快。
从以上回答中,我们可以提取到“投资建议”“个性化定制”“后续追踪”等等关键行为。这种方式虽然无法替代真实的用户调研和访谈,但针对大部分短平快、没有时间接入用户调研的需求,可以很好的辅助我们提取关键行为、找到痛点。
设计
产出
01
完善设计思路,功能层面查缺补漏
在已经建立初步的功能结构后,我尝试使用更宽泛的提问,期望可以从更多的角度提供参考,补充思路。
同样,以财富规划为例,将角色设定为交互设计师,要求其设计一款针对年轻人进行财富规划的 APP。以下是输出结果:
从结果来看还是很惊喜的!它结合“年轻人”的使用习惯,对一些细节方面的设计上给了很好的灵感,比如:年轻人关注短期目标,需要个性化的给出快捷选择;年轻人注重数据隐私,需要在全流程的设计细节中关注于隐私保护;年轻人喜欢社交,设置分享功能、成就系统,可以更好的鼓励年轻人完成财富规划。
虽然无法了解业务流程并给出完整设计,但是在一些小而美的细节上可以帮设计师完善思路,提高设计精致度!
02
协助发散思维,快速生成创意灵感
针对运营活动,我尝试输入主题,看能不能直接生成一份运营活动方案。从输出来看,可以快速给出多个方案,并可以选择其中一个方案较为全面的生成方案内容,有一定的落地参考性,但细节处理上还需要人工补充完善。对于创意性方面,使活动更有趣、更能吸引人参与的创意性内容部分仍需要人类发挥创造力。
不过对于活动主题/的撰写,他的创意很不错,可参考性更强。
03
提高设计效率,辅助输出交互界面
关于ui界面生成的ai工具基本都处于孵化阶段,国外讨论度比较高的有和,从宣传视频来看主要功能是通过一段简要的描述,可以生成对应的一个交户界面甚至一组交互界面。
随后不久,国内的设计协同工具也相继宣布将发布AI工具,并与上周开放了内测。功能层面规划了3类工具文生图、手绘稿生图及图生图,目前只开放了文生图。在进行体验之后,针对系统随机提示的可以做到一定的自动化布局,但对于自己输入的输出的页面上表现不尽如人意。以下是输入“请设计一个积分中心的页面,包含我的积分、每日签到得积分、做任务得积分、积分兑换奖品、积分抽奖、积分明细”后的页面输出。从下图可以看出,他完全没有理解页面每个部分的含义。
我猜测可能是不够详细,于是继续尝试使用再次加工输入词,让它更丰满一些,看能不能提高输出的页面质量,以下是润色后的:
由于其输入限制250字,我们让他再简短些:
将优化好的输入再次生成,以下是其输出页面。对比发现页面结构好了很多,有了轻重层级的变化。对于积分签到模块,我的预期是以进度的形式,展示每日的签到情况和奖励,甚至有补签的功能,现在仅是一个按钮过于简单。如果能选中一个模块,再次进行详细描述继续改进就好了。不过整体来看,功能结构表达较为完整,基本可以达到飞机稿的水平。
除了详细的页面功能和布局描述可以提高页面质量外,我对比了下随机生成的,想找到一个稳定的输入公式,如下图所示,发现他们都对行业和页面类型进行了定义,比如:
——聊天 APP(行业特征) 用户信息详情(页面类型),内容为「账号信息及关注信息」
——阅读 APP(行业特征) 的新书推荐页(页面类型),内容以「科技」为主
——电商 APP(行业特征)结算页(页面类型),结算商品为「化妆品」
——在线银行 APP (行业特征)的资产详情页(页面类型),内容为「资产余额」
很明显可以看出以上有很清晰的结构「行业特征+页面类型+填充内容」。可以推测,目前ai辅助生图工具是通过ai分析输入内容,从中对行业和页面类型进行定义,再匹配到数量大、质量优秀的行业案例库和页面类型的设计规则,从而输出交互页面。但从目前来看,不同行业交互页面的设计规则与其业务属性息息相关,很难抽象总结出一个1+1=2的规则出来,所以落地的质量也无法达到直接应用的水准。目前而言,ai设计辅助工具的效用仅限于prd阶段的快速表达,对于交互设计或ui设计的帮助还很小。
设计
验证
01
AI辅助设计验证,做到设计有理有据
眼动研究是通过用户注视制激的概率和注视时间来判断页面结构的合理行,常被用于量化界面设计的用户体验。但眼动实验比较复杂,需要购买设备、设计实验、招募被试等环节,在实际工作中能接入眼动实验的机会很少。
就是一款眼动方面的黑科技,经过了数千真实眼动仪追踪数据训练的 AI 应用,它能够预测应用设计、广告、视频、缩略图等照片的眼动追踪,显示出用户最有可能看到的位置。用户可以通过直接显示屏幕、usb连接手机或是图片上传三种方式接入进行眼动验证,相比传统眼动实验更高效便捷。
以下是官网给的例子,左侧是之前的设计方案,结算按钮被上方的红色原点吸引,导致转换率下降,而右侧经过优化之后,用户被更多的引导向购买按钮:
反思
总结
AI的兴起给设计行业带来了颠覆性的变化,网络上也随之泛起“一大波设计师即将失业”类似消极的声音。但机遇与挑战并存,不论是每年流行的视觉趋势,还是势头正猛的AI,设计都应是走在时代浪潮最前端的行业,对我们来说,抱着焦虑不断接受、不断学习应是常态。这也时时提醒我们,不可只专注于技能,策略、创造、沟通才是设计师能力价值的体现。
道哥点赞
秦怡工作积极主动,善于发现和思考,对需求内容能抽丝剥茧,从体验角度,运营思维等多角度充分去理解场景,考虑设计的合理性和创意点,提出自己的见解;并且对新事物保存好奇,3D打印、视频制作、手工喷绘等多样化的设计表现形式,给产品带来更强的生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