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1日,在2018微软人工智能大会上,一名听力受损的男孩现场分享AI技术如何帮助他与这个世界产生交流。在微软的帮助下,他定制了属于自己的语音识别模型。这个被医生鉴定为一生注定是聋哑人的男孩说:“技术真的让我们跟这个世界的联系变得更多更广了,也让我们更加自信了。”
科技飞速发展的时代,不知不觉中,人工智能在与各行各业融合发展时,与个体建立了联系。2017年7月8日,国务院印发《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将人工智能发展提升到国家战略层面,抢抓人工智能发展的重大战略机遇,构筑我国人工智能发展的先发优势。
目前,人工智能有怎样的特点?又将面临怎样的风险与挑战?众多学者在2018微软人工智能大会就此做了回答。
在新空间里求发展
2018年被称为人工智能爆发的元年。由创业邦研究中心发布的《2018中国人工智能白皮书》如此描述人工智能的发展现状。据统计,2017年中国人工智能核心产业规模超过700亿元,随着各地人工智能建设的逐步启动,预计到2020年,中国人工智能核心产业规模将超过1600亿元,年复合增长率将达31.7%。
5月21日,微软在其召开的人工智能大会上着重强调了“智能云”和“智能边缘”,并称将充分发挥其在人工智能领域的优势技术与资源,与中国各行业、学界展开全面合作,为中国科研教育、企业创新提供支持,全力推动全民AI发展。但微软只是全力进军人工智能领域的巨头公司之一。谷歌、亚马逊、苹果、脸谱()等行业巨头都在布局各自的人工智能发展战略。
资本、巨头和创业公司的大量投入,是否预示着人工智能已经进入发展的风口?国务院《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执笔组主要成员、科技部中国科技发展战略研究院李修全研究员说,当前还处在网络化阶段中后期,但整个智能技术的萌芽期已经开始。智能化时代,它的业务模式和推动经济发展的逻辑是不一样的。传统网络化时代,数字空间与物理世界是贴合发展的模式;而发展到智能化时代,整个信息技术影响经济的模式,不再是贴合式发展,而是深入渗透进实体经济的内部。通过智能技术的嵌入,实现与各行各业的深度融合发展。信息技术改造世界的方式是直接改造整个经济领域的生产力、生产模式、生产关系。整个信息技术的经济天花板会进一步推高。
李修全说,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脸谱事件、“大数据杀熟”、网络恶意机器人、军事大规模杀伤力武器等人工智能恶意利用案例出现在大众视野。比如脸谱公司操纵公共认知,影响传统的政治模式。“大数据杀熟”破坏商业规则,挑战传统的商业伦理和逻辑等。
“技术本身是中性的,但是在发展过程中也会出现很多问题。这就相当于人走路的两条腿,当技术往前走的时候,治理要跟上,否则这两条腿扯得太远,肯定会摔跤。”李修全认为,因为人工智能向整个社会的应用是渗透型的,所以会对人类社会运行的方方面面都会产生非常深远的影响,这样一来,也很容易出现各种问题。人工智能在下一步的发展中,面临的问题与挑战远远不止以上这些。人工智能的发展,会对整个社会的社会伦理与秩序、隐私与安全、就业结构、贫富差距产生深远的影响。
比如:不同群体之间的贫富差距问题。李修全说,智能化时代,智能机器人会成为新的生产力。这不仅改变了传统的生产力,还会改变生产关系。社会的生产力发生改变之后,财富分配也会有直接的变化。此外,智能经济时代,数据和知识会成为新的生产要素,甚至会成为一种新的经济资产。在这种新模式下,差异化正在显现。
“人工智能的发展依然面临诸多风险与挑战。”李修全说,在当下社会,让一个智能体拥有决策权,能否被接受?怎样在智能体内部建立一套合理的社会伦理?如何规制智能体的学习对象?在机器人的行为规则、机器人教育、机器人的权利等问题上,都需要进行合理深入的探讨。
把握人工智能“双重属性”
面对人工智能发展的新形势、新要求,《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指出,发展人工智能是一项事关全局的复杂系统工程,要按照“构建一个体系、把握双重属性、坚持三位一体、强化四大支撑”进行布局,形成人工智能健康持续发展的战略路径,对人工智能的发展作出整体部署。
其中“把握双重属性”是指,要把握人工智能技术属性和社会属性高度融合的特征。既要加大人工智能研发和应用力度,最大程度发挥人工智能潜力;又要预判人工智能的挑战,协调产业政策、创新政策与社会政策,实现激励发展与合理规制的协调,最大限度防范风险。
李修全指出,双重属性是人工智能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特点。不同于之前的技术,人工智能对社会渗透的广度和深度都远超从前。因此,在人工智能发展的过程中,技术的进步与社会效应是同等重要的。“在人工智能的研发中,头一次把法律社会伦理和其他跨学科技术理论研究放在了同步推进的地位。其他的研发项目中,是没有这么设计的。”
“在具体实施时,首先要进行风险研判。”李修全说,风险研判是路线问题,包括领域路线,人工智能适合应用在哪些领域;以及阶段性研判,人工智能的发展需要经历一个很长的过程,不同的领域对技术的需求是不同的。一些对于敏感性和安全性要求高的领域,比如医疗、驾驶,需要等到技术成熟到一定程度后才可以进入,否则会引起安全性和风险性问题。此外,要坚持问题导向、加强立法工作、开展评估和监管工作,尽量减少人工智能的安全风险,以及对社会的冲击。
“人工智能其实应该更多地发挥它的正面价值。”李修全说,技术可以用来保障社会生活安全。要充分发挥人工智能的社会属性,促进社会公平,减少社会差异,提高人类平等,增进社会公平可持续发展。例如人工智能在智能医疗、智能教育上的应用,实际上都是在减小群体之间的差异性,减少不同地区之间的差异,维护弱势者的权益。此外在司法领域,人工智能也可用于增进司法公正、促进公平正义。
AI时代的“慢声音”
人工智能高歌猛进的时代,人应该如何对科技持怎样的态度?清华大学法学院副教授鲁楠说,要回归人自身。因为人对于自身的反思不够,所以随着技术的突飞猛进,人的恐慌也会增长。人工智能的前景要在符合社会控制的条件下进行,技术发展的方向取决于人希望技术向什么方向发展。自由与规则是彼此互相加成的关系,人工智能带来的是自由还是压迫,值得深思。
鲁楠认为,科技飞速发展的今天,对人工智能的态度暗含了以下几种思维。一是技术决定论。当前环境中技术被提到了极其重要的位置,一切话语都是围绕技术展开,而伦理学、哲学的观点和智慧参与度不够。二是代码决定论。算法为王,对科技的认识产生一些扭曲。三是理性决定论。科技将人框在理性的大门中,而实际上人没有那么多的理性,如何处理暗藏在理性之下的不可测因素便成了需要思考的问题。四是生产决定论。大家的话语围绕生产与进步展开,但对个人而言最明显的是生活方式的改变。越强调生产,越容易将人自身异化、物化。“人文社科完全可以应用于人工智能研究,技术与人文科学可以互相补充。”
中国政法大学法学院讲师董静姝认为,大家应该冷静考虑当前科技带来的是不是人们想要的。科技的初衷是为人类创造更多自由,但某些程度上却限制了人的自由。人工智能可能对人类的某些工作岗位构成挑战,但是如果利用的好,则可以解放人类。比如在实施救援的时候,可以提高救援质量,保护人的安全。但是智能体优于人类,便会有征服人、奴役人的风险。此外,人工智能时代,人在某些方面转移了自身的决策权,比如购物时被算法推荐购买,实际上让步了自身的自由。“我们要谨慎看待科技立法的作用。这里的立法不是通常意义上的立法,而是科技进步对人类生活规则的改造,从世界观到具体某个词的语言内涵,科技在不知不觉中重新塑造人类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