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我在用VS Code编程的过程中,就安装了自动填写代码的插件。比如,我要实现某个函数功能,可以在命令行中输入我的要求,它就会把这段代码写出来,在这个代码基础上我再调整和修改,确实帮我提高了很多效率。”嘉实基金增强风格投资总监刘斌也为记者表达了类似的场景。
据了解,在之前,量化这些基础的代码是需要人工撰写。“像这些底层的代码,我们基本上现在都是交由来完成。”刘的阳说,目前公司的量化系统在搭建阶段,就编写代码这一基础工作量来说,相当于一名专业高级程序员。
百亿量化私募思勰投资合伙人、总经理吴家麒对记者表示,在目前的阶段,主要是对量化编程进行一个效率的提升,而非人工替代。“首先,一个完全不懂编程和量化的人是无法调动来做这些工作;其次,量化策略背后逻辑框架的构建,是完全无法替代人工的。”他说。
并非人工替代
记者了解到,对于量化投资,主要是基础代码编程效率上的提升,并非投资策略研发的替代。
“能够‘写代码’是因为GPT模型的预训练数据中包含大量源代码,所以它可以按照提问信息来预测用户所需要的代码。”刘斌表示,背后是一种人工智能大语言模型,从大量的文本数据中学习语言的通用特征,例如词语之间的关系、句子结构、语法和上下文信息等,完成一种有逻辑的表达回答用户的问题。相较于人脑,它背后的数据、语义、资料更多,但仅靠大语言模型并不能理解代码背后的意图,也无法在股票市场无法完成一个精确的投资。
刘斌举例说,“化工行业的定价逻辑”“白酒行业过去几年的表现规律”这些问题等大语言模型在金融场景落地后是能够回答的,因为在过去的研报中可以找到很多类似的论述。
但“某个股票怎么样?”这个问题,它是无法给出一个准确的答案的,未来需要投研人员先确立一个选股框架,它可能会帮忙找出来。
吴家麒也进一步举例论证道,现在市场上很多数据和信息都是噪音,可能只有1%的有效信息。如果基于所有的信息进行拟合,可能出来的策略是无效的,或者说通过它在金融市场上来更迭量化策略,选取有效因子,效率会比较低。
但多位业内人士同时向记者提到,未来或会诞生能够熟练应用AI的“提问工程师”这一职业。同时,量化投资在招聘时,量化模型的主观架构能力会更被看重。“只有在对策略和模型有清晰认知的前提下,我们才能调动AI提高工作效率。”刘的阳表示。
暂不可接入投研系统
既然能够提升投研人员的工作效率,那么能否类似于微软将人工智能大语言模型技术引入一样,将接入基金公司的投研系统?
目前,针对这一问题多位业内人士对记者表示:可以接入人工智能大语言模型技术,但目前不行。
恒生电子首席科学家白硕近期在一场公开演讲中表示,基于金融行业特有的行业属性,大规模商用的技术对于准确性、可控性、时效性有很高的要求,并且需要具备很强的专业性、逻辑性和创造性。
同时,基于自主可控和数据安全的考虑,直接应用公有云上的大语言模型可能并不适用于资管机构。
“由于项目并不完全开源,目前对于投研端来说是一个技术黑箱,大家不清楚它输出内容的逻辑,它输出的内容可能和市场、和投研人员理解偏差很多。”某位业内人士对记者表示。
刘斌则提到,目前,投研系统接入类似的大语言模型,合规是首要面对的问题,可能存在信息泄漏的风险。也许等到国内的人工智能大语言模型在金融行业优化落地后,未来部署在本地,投研系统或可能实现接入类的功能。
业内人士表示,目前在公募、私募行业,类似于的人工智能技术或可最先应用于客服问答、研究辅助等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