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新智元”()作者:新智元
科研圈,快被生成的论文吞没了!
8月9日,一篇收录于
期刊上的论文,提出了一种复杂数学方程的全新解决方案。
论文地址:
本来是皆大欢喜的事,直到科学打假人 在论文的第三页,发现了一处可疑的短语——「重新生成回复」( )。
经常用的小伙伴,看到这个短语,都会会心一笑。
「 」是网页版上的一个按钮,现在更新成了「」。
火速把这一发现po到了上,这也意味着,事情闹大的话,这篇论文基本就被判死刑了。
果然,论文作者不得不承认,在写作论文稿件时确实使用了。
论文的通讯作者为 Yusuf,他有两个工作单位,一个是伊斯坦布尔的 ,一个是贝鲁特的 。
这篇论文在5月被提交,7月发出了修订版,在两个月的同行评审期间,都没有人发现其中的异常。
现在,
决定撤回这篇论文,理由是作者在提交论文时,并没有声明自己使用了。
期刊的同行评审和研究诚信主管Kim 表示,「这种行为违反了我们的道德政策。」
只是冰山的一角
然而,这篇论文,只是少数被曝光出来的「倒霉」选手。
从今年4月以来,已经「打假」了十几篇论文,挂到了上。它们无一例外,都留下了的使用痕迹——「 」或「作为一个语言模型,我……」
所以,写论文时究竟可不可以用呢?
对于这个问题,(爱思唯尔)和 (施普林格·自然)在内的许多出版商都有明确规定:大语言模型工具用是可以用的,只要作者声明自己使用了即可。
不过目前看来,大部分使用了的同行评审论文,都没有声明这一点。
已经被逮到的论文,只是因为作者粗心,没有小心清除掉留下的痕迹而已。
只要作者足够细心,用没用,又有谁能知道呢?
打假人表示,目前自己发现的论文,才只是冰山一角。
在爱思唯尔期刊中,他也发现了一些典型的「黑话」。
比如一篇8月3日发表在上的论文,主题是电子商务对发展中国家化石燃料效率的影响。
其中,就注意到,文章里有些方程完全就是不知所云。
不过最大的可疑之处在于,在某张表格上方,出现了这样一行字:「请注意,作为一个语言模型,我无法生成具体的表格或进行测试……」
对此,的一位发言人表示,他们已经发现了这个问题,正在对这篇论文进行调查。
AI的大作,已经完美混进了人类作品
那么,一篇论文如果完全或部分由AI写成,但作者不说,我们就没有办法发现了吗?
大部分时候,的确如此。
最近美国南佛罗里达大学的一项研究表明,AI生成的文字内容,可能已经无法与人类写的区分开来了。
他们邀请了72名世界顶级语言学期刊的专家,要求他们来审查各种研究摘要,但即使是这样的专业人士,也很难识别出哪些摘要是人写的,哪些是AI写的。
在62%的情况下,他们会被AI骗过去。
具体来说,每位专家都被要求检查四份摘要,能全部正确识别出来作者是人还是AI的,一个都没有。
甚至13%的专家,一个都没做对。
专家们的识别依据是语言习惯和文体特征,尽管他们的分析头头是道、合乎逻辑,但总体的阳性识别率也只有38.9%。
不过,英国科研诚信办公室的Matt 表示,有些论文也会包含一些微妙的痕迹,让我们可以隐约发现的「身影」。
比如,一些常见于AI的特定语言模式,以及翻译得怪里怪气的「奇妙短语」。
此处浅浅地感受一下:深度神经网络—— (深刻神经组织) 。
以及人工智能—— (仿制意识/虚伪意识);大数据—— (巨信息);云计算—— haze (霾运筹);GPU—— unit(设计准备器) ;CPU——focal unit(焦点准备器)等等。
除此之外,AI在生成参考文献时也是相当的「天马行空」,而这就可以作为同行评审时的重要参考。
例如,(《撤稿观察》)就曾揭露过一篇关于马陆()的预印本论文是由编写的。
在一位研究人员发现文章中引用的一篇「论文」竟然是自己写的后,注意到了这里面提到的大量参考文献,都是假的。
类似的,丹麦国家血清研究所(State Serum )的微生物学家Rune 也遇到了AI伪造参考文献的问题。
当时,一名学生向AI聊天机器人寻求有关肠道寄生虫——芽囊原虫属()的文献建议,而这个聊天机器人则凭空编造了一篇以为作者的参考文献。
于是,这位学生就去找了,表示希望能获取这篇他发表于2006年的「论文」。
显然,这篇论文根本就不存在。
然而,正如之前提到的,对于这些明显会暴露论文使用了AI的痕迹,聪明的作者很容易就能把它们删得一干二净。
如此一来,想要发现是否实用了AI,就变成了一个不可能的任务。
等打假人发现,无论是同行评审的会议论文,还是未经同行评审的预印本论文中,都存在大量使用了但未披露的情况。
当这些论文被挂在上之后,有部分作者会承认的确使用了,但并未声明。
表示:「本质上,这是一场军备竞赛。就看骗子和侦探谁能胜出了。」
学术界要被攻陷了!
总之,形势已经很严峻。
Bik已辞去工作,成为大众知名的专业打假人
旧金山的一位微生物学家、独立研究诚信顾问 Bik表示,和其他生成式AI工具的迅猛崛起,为「论文工厂」提供了充足的弹药。
这是一条完善的产业链:这些公司大量生产和炮制出虚假的论文,卖给急需提高学术成果产量的研究者。
Bik说,现在问题已经恶化了一百倍。
如今的学术圈,可能已经充斥着一大批AI生产的「垃圾」论文。我们根本无从分辨,哪些是经过认真研究产生的严肃学术成果,哪些是AI炮制出来滥竽充数的「垃圾」。
同行评审:时间紧,人不够
那么问题来了,为什么那些由AI生成的假论文,能屡次通过如此严格的同行评审?
一方面,这类的技术还比较新,并不是所有人都能有效辨别;另一方面,同行评审可能根本没有时间来检查这个问题。
对此,化名「Smuts Clyde」去揭发伪造论文的David 表示,期刊中那些由LLM生成且未被发现的论文,指向了一个更深层次的问题:同行评审往往足够多的没有时间,来彻底检查稿件中的可疑之处。
「毕竟,整个科学界的态度就是『要么发表,要么死亡( or )』」,说,「因此『守门人』的数量永远都不是够的。」
也许,这就是当前残酷的现实:评审论文需要大量的时间和专业知识,但AI只需几分钟就能完成一篇,无论它的质量是多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