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全能网友”火出了圈。凭借精准的对话理解能力和互动模型,美国科技初创公司旗下智能聊天工具在全球范围内掀起了一阵“人工智能飓风”。开放注册两月总用户破亿,成为史上用户增速最快的消费级应用程序。有分析称,有望打开千行百业的海量应用场景,引发AI(人工智能)产业变革。面对爆红,不少人也发出了一记“灵魂拷问”:中国版还有多远?
“先进”在哪?
是美国公司研发的一款聊天机器人,可以通过学习和理解人类的语言来进行对话,还能根据聊天的上下文进行互动,真正像人类一样来聊天交流。乍一看似乎和传统人工智能软件差别不大,但使用过的人都表示,的智能程度以及用户使用的体验感,远好于之前所有的同类产品。比尔·盖茨甚至称其划时代的意义堪比互联网和个人电脑的发明。
有人曾预言,将像搜索引擎杀死黄页一样摧毁谷歌。华泰证券科技与电子行业首席分析师黄乐平亦表示,是继之后又一大突破。
不同于此前的AI对话交互工具,黄乐平认为,在理解问题、生成内容、交互的能力上更胜一筹。过去大家提问,基本上是一问一答,问题不能太复杂,回答也是网上的一段文章、一个比较简单的关键词或是链接。“这次很有意思,它能够根据问题生成一段很长的话,有点像话痨。而且它可以三轮、四轮聊下去,还感觉能够继续问答。我觉得这是过去几年做不到的事情。”
应用场景方面,黄乐平指出,基于GPT大模型,目前比较好的应用场景是生成一些有格式的文章,如简历、文案、法律文书。但如果让它写诗,可能比较难。此外,还有一个较好的应用场景是写程序,比如特斯拉的人工智能主管在推特发文称,他写的代码中有80%是由编写完成的,且准确率约为80%。
纽约全球股权投资基金Amont管理合伙人Rob Li则分析称,的火爆主要归结于“亲民”的交互界面,简单易用,易于操作,大大提高了普通用户的体验。
中国的在哪?
在中国互联网成为“网红”后,有网友哀叹中国在人工智能的竞赛中,又被“甩开一个身位”。真实情况是否真的如此悲观?其实并不尽然。
事实上,国内企业也在跟进。百度类项目名字确定为“文心一言”(英文名ERNIE Bot),按照计划,该项目将于3月份完成内测,而后面向公众开放。
不止百度,2月8日,联想集团发布服务器品牌“联想问天”。联想高级副总裁柏鹏称,联想要“成为中国领先的智能IT基础设施提供商”,并正式启动“五年No.1计划。
据悉,阿里巴巴版聊天机器人正在研发中,目前处于内测阶段。阿里方面人士表示:“后续如有更多信息,会第一时间同步。”从媒体曝光截图来看,阿里巴巴可能将AI大模型技术与钉钉生产力工具深度结合。
就算力、算法、算据三大要素来说,百度、华为、阿里、腾讯、字节、网易等科技企业都有能力推出类产品,但从文字、声音、图像、视频、虚拟人、游戏和多模态等生成式AI的细分领域来看,百度和阿里的根基相对更深。至于国内为何此前尚未有AI企业推出这类产品,一位AI行业资深从业者向媒体表示,一是国内对于基于数据及分析等相关产业的管理等级不一样,二是中美AI企业对于现实成本的耐受力有所不同。
毋庸讳言,的成功,也让我们看到了中国人工智能产业最大的短板——“基础设施建设”。的核心竞争力,就是“海量数据”与“海量训练”。英文数据库汇聚全球数据信息,这一优势是中文数据库难以企及的。而在的训练上投入的资金也是天文数字,其背后更是需要惊人的算力支持,才能实现“量变到质变”的转换。相比之下,中国在人工智能企业则注重实际场景运用,对于“基础建设”的投入明显不足,因此产品多“小而轻”,缺乏“重量级产品”。
据悉,中国官方已经在人工智能产业基础建设上加强“顶层设计”,期待在不远的将来国产也与“前辈”同场竞技,给世界带来更多的精彩。(完)
综合《经济日报》、《新京报》、《新民晚报》、澎湃新闻等
323AI导航网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