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地ai换脸软件 视频换脸App火了!几秒变身主角?你可要小心了

默认分类1年前 (2023)发布 admin
1,047 0
ChatGPT国内版

一张自拍,就可以把多部经典影视剧主角的脸,替换用户自己的脸。这让AI换脸App“ZAO”刷屏朋友圈。

30日晚间,打出“仅需一张照片,出演天下好戏”口号的“ZAO”刷屏朋友圈。大量用户使用这款App,上传自拍照片,将自己“变成”影视片段的主角,并将这些“改头换面”过的视频片段,上传微信朋友圈等社交平台,引发“病毒式”传播。

“ZAO”官方微博30日晚发博称,“这个月花700万租的服务器,今晚(30日晚)已经消耗1/3了。明天如果继续火爆,我们只能做严格一些的限制。”

8月31日下午14时,“ZAO”在苹果应用商店的在免费App的下载排名中已跃居第二。

“ZAO”的火爆可见一斑。

“ZAO”是一款换脸App,3个月前上线测试,如今已进行了三次更新,8月30日,“ZAO”正式版发布。

几秒生成一段用户变身主角的视频

用户可在“ZAO”上选定想要换脸的视频或表情包,上传自拍或本地图片添加为面孔,即可一键完成“换脸”。

比如,选取当红男演员李现作品中的片段,换脸前的画风是这样的:

约几秒钟后,视频生成。换脸后的画风则变成这样:

在内置的素材模板中,有独角戏也有对手戏,可以分别上传两个人照片。

用户上传照片时,App可以自动查找面孔相册里清晰度和角度合适的照片。App说明称,此行为不会上传任何照片数据,并且会进行非公众人物验证和肖像权验证,确保符合相关法规才能使用。

如果你选择公众人物照片,则无法添加为面孔。

“ZAO”要求用户在线刷脸来验证上传的照片是本人,未经过刷脸活体验证的照片,有使用次数限制,并且制作完成的视频或表情包不能分享。

本地ai换脸软件 视频换脸App火了!几秒变身主角?你可要小心了

实际上,“ZAO”的上手门槛极低。其提供了许多现成的新老知名影视剧中的片段,用户不需要任何专业技术即可使用。除了视频换脸、分享朋友圈、造表情外,尚无其他功能。

“ZAO”官方的目标似乎还不止于此。

30日,“ZAO”的官方微博称:“你们要记得,ZAO的精髓在于加好友玩。过几天你们就会懂。”

上述官微还介绍,用户在应用宝、华为、Oppo、Vivo电子市场都能搜索“ZAO”下载使用。31日下午14时,“ZAO”在苹果应用商店中跃居免费App第二名。

早就红过的“AI换脸”:

所谓AI换脸,技术上并不新鲜。

早在2017年12月,国外某ID名为“”的论坛用户,就首次发布了自己制作的AI换脸视频。它能够把照片和视频中的人脸替换成任何想要替换的人脸,且效果十分逼真。

今年3月,国内知名视频网站流传出一段视频:电影《射雕英雄传》(1994年版)朱茵主演的黄蓉,被视频制作者通过“AI换脸术”处理成了杨幂的脸。这一话题当时还冲上了微博热搜。

原版朱茵

换脸杨幂

原版朱茵

换脸杨幂

本地ai换脸软件 视频换脸App火了!几秒变身主角?你可要小心了

神态表情如同朱茵饰演的黄蓉一样生动俏皮,毫无违和感,顿时引起网民热议,以至于微博话题点击量飙升至1.1亿。

当时,科技日报曾报道称,所谓AI换脸术,是基于人工智能的人体图像合成技术,生成的假脸(通称)。

那么,如何辨别“AI换脸术”?

上述科技日报的报道提及,纽约州立大学奥尔巴尼分校教授吕斯卫领导的团队发现了伪造视频的漏洞:假脸极少甚至不会眨眼,因为它们都是使用睁眼的照片进行训练的。研究人员表示,伪造视频往往忽略了“自发的、无意识的生理活动,例如呼吸、脉搏和眼球运动”。吕斯卫说:“因此,缺少眨眼是判断一个视频真假的好方法之一。”

不少科技媒体的报道提及,“ZAO”这次之所以能刷屏,是因为以往的换脸视频,对制作者的技术甚至制作的设备,有着比较高的门槛要求,而“ZAO”一下子把门槛降到了最低,普通手机用户都可以玩了。

肖像“完全授权”的隐私安全风险到底有多大

虽然已经形成刷屏效应,但“ZAO”也引发了外界的隐私担忧。

一位网友就表示:“需要验证手机号,还要直接上传自己的照片,没有注销功能,头像照片也没有清除功能,感觉隐私泄露的风险非常大。”

还有网友表示,他相册中所有露脸的照片均被“ZAO”检测到了,疑似侵犯肖像权。

通过“ZAO”分享到社交平台的视频可以下载,还有上传视频的用户近照,这也有被不法之徒利用的危险。

“ZAO”的用户协议显示:用户在使用“ZAO”的时候,如果把脸换成自己或其他人的脸,意味着同意或确保肖像权利人同意授予“ZAO”及其关联公司全球范围内完全免费、不可撤销、永久、可转授权和可再许可的权利,包括但不限于:人脸照片、图片、视频资料等肖像资料中所含的您或肖像权利人的肖像权,以及利用技术对您或肖像权利人的肖像进行形式改动。

这一条款在互联网上遭到热议。有网友评论:“有手机号,有面部图像,通过技术合成,犯罪分子可以替你和你家人通话了。”

值得关注的是人脸识别已经成为实名认证的辅助,比如远程开户,对方可以通过眨眼、摇头等动作来判断手机前的你是否是活体,但换脸这项技术让这套逻辑失效了。因为手机前的人也许是盗用了别人的照片对自己进行了换脸。

曾有实验室研究团队攻破过一些人脸门禁系统。在几次攻破中,大部分都看到了原图,这说明对方并没有对个人生物信息脱敏。

另外,央行科技司司长李伟上个月就曾表示,人脸是非常敏感的个人信息,一旦泄露会带来非常大的影响。

支付宝回应换脸软件风险

“ZAO”一夜刷爆引发大众对刷脸支付安全的担忧,对此,@支付宝安全中心今日午间作出回应:目前,网上各类换脸软件有很多,但不管换得有多逼真,都是无法突破刷脸支付的。

除此之外,一位国有大行网络金融部负责人也表示,其团队今年年初找权威机构做过人脸识别相关的检测,“在活体检测、视频攻击等方面存在一定风险;后台算法升级会使防控效果有一定提升,但是类似换脸的攻击威胁会一直存在。”

“目前在手机银行应用人脸识别是作为辅助认证,要辅以短信等其他认证工具。小额支付领域风险较小,强调便捷,在有相关赔付保障情况下采取人脸识别问题应该也不大。”该银行人士说。

你的朋友圈被AI换脸术刷屏了吗?

© 版权声明
广告也精彩

相关文章

暂无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