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与美学、美育的碰撞,会带来怎样的火花?上周六,行知读书会“科艺融合季”主题讲座开讲,首期邀请到华东政法大学政治学研究院院长、教授,华东政法大学人工智能与大数据指数研究院院长高奇琦做客,分享其对于元宇宙、与数字未来的观点。
近十多年来,从2010年左右的云计算、2015年的人工智能、2018年的区块链、2021年的元宇宙到今年的,高奇琦一直关注这新技术的发展。他从三方面展开,分别是元宇宙和未来数字世界、GPT技术与通用人工智能的可能突破、数字技术的创造性破坏效应及其风险应对。
从虚拟元宇宙、脑机元宇宙,到意识元宇宙,人机共生元宇宙。元宇宙是什么?高奇琦为现场读者画出了一幅元宇宙发展路线图。“它是一个超时空的交互数字社区,用数据算法搭建的虚拟世界,人们在里面进行很多的看似不在场却实际在场,获得全新的认同感、归属感,最终进入想象的社区。”他认为,未来,元宇宙可能成为一个基于用户自主创造的一个超时空交互数字社区。在软件和硬件共同发展的基础上,元宇宙将被塑造成为既虚拟又现实的算法社会。
那么,人类在元宇宙中应当如何交往?以数字身份进行虚拟的“不在场”交互时,人类会获得切实的认同和归属感吗?高奇琦指出,应当注意在想象的社区中,可能会出现一些确切的问题,从算法安全、个人信息安全、经济安全到国家安全,伴随科技发展而来的是更加需要先行一步、未雨绸缪。
就在今年,想象进入现实达到了新的高度——横空出世。通过详细介绍与的诞生之路,高奇琦介绍了AI何以实现,通用大模型的内涵与特征、发展历程以及趋势,并重点介绍了与通用人工智能的新突破将会在哪里。
如今的不仅能够生产文字,同时也可以生产高质量的图片、画面与视频。在高奇琦看来,的诞生对接下来各行各业都会产生重大影响。作为大学教授,高奇琦有些焦虑。无论文科或是理科,论文都可以由AI撰写,究竟是好事还是坏事?然而,受影响的不止大学教育。
未来世界会带来哪些风险?使人们相信,之前还遥不可及的通用人工智能,可能在未来的某个时间点会出现涌现式的突破。但在高奇琦看来,技术的发展可能会带来“创造性的破坏”。新技术是一把双刃剑。以为代表的通用大模型存在着一系列治理风险:技术风险、社会风险、经济风险以及政治风险。比较大的问题则是对教育体系的冲击——AI会产生知识的幻想和自由的悖论。
同时,高奇琦也提到,尽管随着科技发展,大部分东西都是生成的,破坏了传统上做东西的美感,但我们依然可以在内心或生活中保留一个区域,比如喜欢画画的还是该画就画,不能因为通用大模型出来后达不到一定标准的画画就不需要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