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个星星再看吧!
随着近日大批国产AI大模型应用正式向社会开放,现在这一股“AI做作业”的风潮在国内也有苗头。
据信息时报记者了解,一些中小学生已经开始用AI写作业、考试甚至写检讨。
孩子拿AI做作业甚至考试
家住广州天河区的陈小姐向记者表示,在刚刚过去的暑假期间,她读初中的孩子小刚,大约一半的假期作业都是用AIGC工具协助完成。“老师布置的问答题,AIGC大模型可以迅速生成完整的、有条不紊的答案。”陈小姐向记者表示,小刚运用到的AIGC软件,则囊括从百度“文心一言”、科大讯飞“星火”到昆仑万维的“天工”。
小刚拿AIGC软件来做作业,另一些学生干脆拿AI来“考高分”。海珠区家长李小姐向记者表示,她的孩子在某著名在线学校的“奥数营”,开学后,奥数营的老师远程布置现场答题,来分“快慢班”。
“结果老师发现,有不少学生是拿AI软件来答题以谋取高分,不得不将成绩作废。”李小姐向记者表示,最终全部“奥数营”学生都要重新考试。
记者了解到,甚至还有孩子使用AIGC来“写检讨”。一名本地小学生表示,他因为上课说话被罚写检讨,但他一点不担心——他轻松地使用某AIGC大模型帮他代写好。
超85%受访家长不赞成孩子用AI完成作业
记者随机对各学段家长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显示,超85%受访家长不赞成孩子用AIGC完成作业。
超过7成家长认为,孩子使用AIGC做作业,会减少他们的学习动力、导致他们失去对知识的深入理解、减少他们的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合作沟通能力。
家长陈莹表示,她暂时没有发现孩子利用AIGC完成作业,但如果孩子提出希望利用AIGC完成作业,她会进行引导:“如果孩子确实碰到无法解决的难题又想马上被解决,用AI搜题解题还勉强能接受。但如果不经过思考,纯粹应付作业来使用AI,我是绝对不能接受的。平时作业就是考试的练兵,做作业用AI应付过去了,考试难道还能带着AI去考试?”
也有部分家长表示愿意“拥抱”新科技带来的学习便利。
小刚的母亲陈小姐向记者表示,小刚用AIGC大模型完成的作业,大部分是需要写大量观点的文科作业,小刚利用AIGC来帮忙“出观点”、“出角度”并无不妥。
市民赵先生表示不反对女儿学习使用AIGC来做作业,甚至认为学校应该尽快设立相关课程。他向记者表示,某天他看见女儿写题为《一百年后的房子》的文章,他女儿想象中未来生活通篇都是AI。“Al已经深入人心,大势所趋。与其禁止还不如开放学习。”
除了学习上使用AIGC,有的家长已经熟练运用AIGC来帮助孩子完成一些学校布置的任务。
家长叶小姐表示,自己刚刚用AIGC帮孩子完成了一份手抄报:“学校布置了一份推广普通话为主题的手抄报,只给了三天时间。由于时间急任务重,我用AIGC下载好模版,并让AIGC写好文案,孩子直接抄上去就能完成手抄报了。我认为手抄报这些对于孩子学习的作用不大,所以会用AIGC来帮助解决问题,时间大大缩短,成品还干净漂亮。”叶小姐笑着说。
老师:影响有限,不担心
对于有学生开始使用AIGC大模型来写作业的情况,大部分接受记者采访的中小学老师均表示“不清楚”“也不担心”。一位广州越秀区有20年教龄的资深生物老师向记者表示:“用AIGC生成答案,还不如干脆直接抄答案快。”
另一位小学老师则表示,小学的作业大部分是“听说读写”,因此借助AI的用途有限。她反而觉得,目前市面上各种AIGC学习机、AIGC虚拟教师盛行,勤奋的学生反而能借助这些工具更好学习。
还有教师认为,用AIGC做作业,对于小学到高中的学生学习来说并没有好处:“作业是学生必须要做的事情。不进行练习,怎么能更好掌握每天所学的那么大量的内容?难道每天只听课就足够了?不懂的题,大可以来问老师。如果某位学生要用AI来敷衍作业而家长又支持,完全可以来和我说,以后这位学生的作业可以不做了,我不需要看AI上抄下来的答案,没有意义。”
专家:不宜过早接触AIGC
尽管很多家长对AIGC大模型去辅助学习持开放态度,但很多专家却认为青少年“不宜过早接触AIGC”。
据记者了解,在走红后,欧美各国教育界就对其应用褒贬不一,多地教育部门禁止师生在学校的网络和设备上使用。
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9月7日发布了首份关于在教育中使用生成式人工智能(AIGC)的指南。指南中除了强调要在学校教育、职业技术教育和培训中设置相关课程,还希望将使用的年龄门槛提高到16岁。
在近日上海外滩大会期间,复旦大学计算机科学技术学院教授肖仰华则表示:
锻炼人类思维最好的方式就是写作,但今天人们把大量写作任务交给机器,人们被剥夺了很多锻炼思维的机会,这容易使智力倒退。
港科大(广州)
率先在校内全面启用GPT服务
记者从香港科技大学(广州)了解到,GPT服务已于6月5日面向全校教职工及学生上线开放,这也是国内率先在校内全面启用GPT服务的大学。
据悉,港科大(广州)此次推出的GPT服务由港科大(广州)校长办公室主导,信息枢纽和资讯科技处共同承建,内容包括GPT-4、,服务对象包括学校全体教职工、学生,服务区域为校园内,使用者仅可通过校园内网络接入。
据该校资讯科技处助理处长何运贤介绍,学校对GPT服务进行统一采购,信息枢纽院长陈雷教授领导的团队负责制定后端技术架构,而分发、流量控制和身份认证等技术问题则由资讯科技处负责解决。“在技术应用的过程中也有可能会出现一些管理上的挑战,这都是需要学科融合来解决的问题”,陈雷表示。
记者了解到,为确保合规及用户体验,6月27日,香港科技大学(广州)就校内师生使用人工智能生成内容工具,发布相关学术使用指南,要求全体师生共同遵守,以期真正将GPT工具用于科研、教学及行政管理工作。
指南强调了AI工具的正确使用,尤其在学术领域上的正确使用,至关重要。AI工具存在诸多潜在优点,但是不当使用可能会导致严重的学术诚信问题。因此,港科大(广州)将彻查所有报告的学术不端行为。
对于是否允许学生在作业和考试中使用AI工具,指南提出明确建议,并指出学生得到教师许可后,需在自己的作品中正确引用并声明。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港科大(广州)于内地四省首次招收本科生,首批开设的三个专业之一即为人工智能。
信息时报记者 潘敬文 林茹彬 陈诗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