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图软件ai和ps有什么区别 某AI美术工作室创始人:细数AIGC创业者眼中的应用场景,从游戏降本到工具

默认分类1年前 (2023)发布 admin
2,523 0
ChatGPT国内版

由于微信公众号试行乱序推送,您可能不再能准时收到推送。为了不与小韭菜失散, 请将“小韭菜的成长记录”点亮为星标账号,并常点文末右下角的“在看”。

公司2021年9月开始介入AI绘画,去年12月起对AI逻辑等有初步掌握,12月正式对外展开合作,目前合作项目达到20+,一线厂商、二线厂商都有。目前大家对AI接受度比较乐观,但主要是用于优化工作流和节约成本,暂时没有作为对外宣发的点。

Q:如何理解AI降本增效空间?

A:要分情况,以1000多万立项体量的卡牌游戏,美术占比50%-60%,AI可以节约2D游戏美术成本的60%-70%。同时进一步缩短研发时间,提升工作效率,也会进一步压缩基础人力成本。

Q:淘宝模特AI作图的需求?

A:除了游戏,我们发现新的机会是泛消费市场。之前了解到模特的一天的拍摄成本大概是7w-8w,通过AI生成人物模特会加快流程进度,并以较低的价格产出图片(以一套衣服来说,节省成本60%-70%),后续成本会进一步降低(规模化效应)。

Q:其他领域的AIGC需求?

A:视频方面,公司有尝试参与了3000多帧的制作。可口可乐近期视频的广告也做了类似的事情。

Q:AI生成视频和目前特效工具的区别?

A:AI主要是后期处理环节,而不是前期常规拍摄、常规渲染的环节。公司需要针对已经成型的稳定效果进行处理,从而达成稳定风格化的呈现。

Q:游戏中除了美术有降本空间,还有其他哪些领域可以被改造?

A:1)程序:做简单代码融合;2)策划:文案、数值、系统设计的协助。可以提升各个环节效率。

Q:如何看待AI增效的空间?

A:增效是进阶式的过程,通过AI后续迭代逐步增加各个环节的效率,目前很多公司并不知道公司的业务和AI的适配度如何,所以在逐步尝试。我们认为AI更多是工具类使用,不能取代完全的开发流程。

Q:游戏尝试对接入AIGC态度,近期是否有新动作?

A:12月厂商就很积极,接触意愿很强,但实际执行有不确定性。大厂(腾网)内部已经开始跑流程,有内部化的东西;腰部企业有一定的接受过程;小团队反而更依赖AI产出。

Q:公司的算力是否上云?

A:公司主要基于V100云服务器进行算力,目前也在和一家云公司接触合作。通过物理环境提供算力初期成本较高,单独工作站服务器的成本是4w-5w,对小团队门槛较高。

Q:不同游戏类型中AI降本空间?

A:以二次元卡牌来说:单张卡牌单张角色原画外包价格是1w多-2w多一张。但公司AI做一张是小几千元级别,可以做到60%的阶段,游戏厂商内部原画师精修2-3天就可以完成一张图。

MMO为例,头部公司项目原画价格约2w左右,公司对外统一的收价小几千元级别,未来随着团队更多后,价格会更低。未来预计大几千万的游戏立项可能变少,游戏行业可能迎来以小博大的机会。

作图软件ai和ps有什么区别 某AI美术工作室创始人:细数AIGC创业者眼中的应用场景,从游戏降本到工具

Q:加入AIGC后对宣发的影响?

A:公司可能会通过AI进行素材制作,降低成本;但素材图不是核心成本,核心还在买量。未来1-2年中小团队的游戏品质会迅速跟上大厂,会有大量优质的游戏涌现;但2年以后独立游戏、独立风格的游戏可能会回归,因为同质化的游戏和风格太多会审美疲劳。

Q:AI会影响游戏行业格局?小公司机会变多?

A:小团队特色是创新;大厂的优势是游戏数值商业化运作、游戏完整度、游戏深度等。未来随着AI的运用,小厂的创意优势+较好的游戏风格,会给风格化的游戏带来冲击(AI加速开发周期,原来1年做1-2个项目,未来或许可以1年做六七个)。

Q:游戏美术成本、立绘成本以及模型成本各自占比?AIGC目前只做立绘,还是也做建模?

A:3D游戏流程:策划提供需求-原画进行风格性测试形成草图-策划确认需求-细化和上色-3D模型建模-制作骨骼、动作-引擎测试。目前AI参与前期风格测试、原画类型生成、线稿完成后上色。但目前AI进行3D模型建模还有距离:1)每个游戏对模型的要求区别都很大,如果解决不了批量规范化问题,AI产出比较难。角色设计层面,除了人性角色,还有怪物等,AI生成有些问题。3D目前运用比较少,主要是做3D贴图的部分,但比原画的准确性偏低。总的来看,目前AI参与的主要是原画类,和模型中的贴图类。

Q:AI降低了原画成本,是否利好宣发投入增加?游戏总成本变化趋势?

A:宣发不会因为AI进入就降低,后续行业竞争度可能会更大,立项开发时间更短,宣发时间也会更紧张,可能会提高买量成本。未来可能是开发成本转化到宣发成本上。

Q:AI控制游戏NPC的应用?

A:这是未来大厂的趋势,需要较长的前置测试和部署时间。首先要有监管机制,使得AI生产出来的东西是可控的,这个是运用到NPC上的关键。技术层面已经有解决方案了,但会提升游戏的开发成本和运营成本。

Q:海外游戏厂商是用MJ等软件作图,还是大厂未来会有自己的东西?

A:大厂估计会有自己的东西。中小厂商是使用者,大厂想做技术沉淀和知识产权等,因为这样对他们更可控。

Q:AI在游戏运营中除NPC还有什么应用?降本的量级?

A:发行主要是在宣发物料上+后续监控市场买量动向和分析。AI国内更多是工具,在国内有监管风险,运维中目前发挥的作用不多。

Q:国内游戏公司是否会接国内的大模型?

A:AI自己服务器的算力要有保证,算力支持是上万块A100芯片,国内我们听说的是之前只有五家厂商有万块级别的芯片支持,但还没到A100。AI背后拼的是算力和数据。目前游戏公司还不会用国内的大模型,现阶段差距很大。

Q:国内哪些大模型表现较好?

A:软件层面的决定权在硬件,如果可以解决硬件,软件会比较好解决。如果可以达到后台的算力部署,再加上国内巨大的用户量数据,国内模型可以进步。目前算力物理部署有难度,几何级算力部署成本较大,之后才能做软件部署和开发,成本会很大。国内的模型公司现阶段算力逻辑和算法逻辑使用起来都不够智能。

Q:AI拉平了游戏行业的视觉体验,那么大厂优势体现在哪里?

A:1)ip所有权;2)大量项目资产可以反复学习,可以快速迭代,起点高于中小厂商;3)商业化、数值设计、游戏完成度和后续迭代更新强度更好。

Q:游戏的竞争格局是否会改变?不会被头部垄断,而是百花齐放?

作图软件ai和ps有什么区别 某AI美术工作室创始人:细数AIGC创业者眼中的应用场景,从游戏降本到工具

A:大厂的优势还在,用户量很大,短期内不会被取代;但是会有更多厂商涌现出来,比如一些中小厂商风格化很高,能快速提升产品迭代能力,在接入AI后内容差异度会很大。未来可能的局面:传统大厂的优势还在,但也会涌现出很多风格化的游戏厂商。未来可能主要看谁把AI融入的更好,降本增效做得越好,才更有优势。

Q:如何看待的快速增长?以及和PS的竞争?

A:MJ付费模式是订阅,社区还需要订阅才能获取创作者的模型和素材。早期增长较快,主要是以二次元内容进行导入,很多画师和用户来自于二次元,后续再进行迭代,目前已经可以识别更多风格。目前对精准度要求比较高的图像工作还是在PS中完成。

Q:如何看AI生成图片后对版权控制的影响?是会加剧盗版的使用还是增加付费比例?

A:MJ直接生成的图片是和平台共有版权。国内2020年有公告提到,AI生成的图可以申请著作权。AI生成的图是重新设计的过程,不是完全拼接和P图,是根据用户的需求产生完全不一样的图,差异化在70%以上,后续也可以选定图再去精修,国外有些公司会把图片上传到NFT(形成独有秘钥),后续其他人使用还是需要付费的。

Q:喂图养图片风格的操作方式?以及目前需要多久?

A:现在是模型库,通过图片的投喂,使得AI形成固定的风格。用户可以下载相应风格的模型,就能生成类似风格的图片。目前我们尝试个新风格投喂需要200多张图,2天左右完成。

Q:未来终局AI可以做到什么程度?

A:比较难预判,或许可以参考安卓系统的发展,但发展速度会比安卓快,应用场景会更广;但目前个性化需求的问题不太好解决。

Q:AI生成视频目前是否有技术的变化?AI生成3D模型的变化?

A:3D暂时不会有成熟的模型出来,3D的项目标准每个不一样,AI很难适应。视频AI生成,早期主要是出图不稳定,现在通过更多的人工精修可以解决不稳定,但还有一定的工作量。目前国外某一平台可以通过真人视频融入CG中进行替换,但我们还没得及上手。

—END—

欢迎加入小韭菜新开的知识星球——风向标!

GPT( Pre- )是一种自然语言生成模型,它在各种NLP任务中表现出色,包括机器翻译、问答系统、文本摘要等。由于其无需手动标注数据,可以自我学习和不断进化,因此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研究。

开这个星球的初心就是,我觉得很多人对这个新事物产生了焦虑的情绪,而焦虑是来自于对事物的不确定,所以,我干脆开了一个星球来让大家一些学习。

这个的知识星球旨在聚集对GPT有兴趣的人,提供一个自由、开放的讨论平台。在这里,大家可以分享自己的经验、观点、疑问,也可以转发最新的GPT相关文章和研究成果。

不管你是GPT的初学者还是专业领域的专家,我们都欢迎你的加入。

通过互相交流和学习,我们相信这个社群可以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和应用GPT。

加入我们,一起探索的世界!

相信在这个星球能获取的知识和收益是远远不止这点的,后期可能随着星球内容和人数的增加,随时提价。

欢迎点赞转发~

© 版权声明
广告也精彩

相关文章

暂无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