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起源可以追溯至三亿年前。物竞天择,经过进化、迁徙、繁衍,人类成为地球上最有思想力和创造力的物种。
现代科技的发展源于人类富有智慧的不断的探索。在移动数据的需求爆炸式增长的当下,5G时代来临的号角早已吹响。
除了100倍4G的下载速度、减少延迟、节省能源等特点,5G的应用场景将会渐渐渗透在人们的生活中:3D虚拟会议通信,医疗领域远程诊疗甚至是远程手术,汽车无人驾驶,文化演出、体育赛事的VR虚拟现场体验等。
现场观演 or VR直播
曾经有人这样描述未来的演出现场:
“那是他们时代里为数不多的演唱会,能看见这么多人属实少见。人们很少出门,科技已经可以实现身临其境的互动了。大家都在线上看演唱会,没有荧光棒、头箍、灯牌这种东西。”
十年前我们不知道有一天可以不带现金出门,乘车、购物都可以用扫码解决;
十年后的今天,足不出户却可以身临其境地看演唱会也成为了现实。
2016年是VR演唱会技术的发展元年。戴上VR“头盔”,收看网络直播,就可以获得现场的真实体验感。
在演唱会等表演现场搭设多角度5G直播,保证可以实时跟拍每一位表演者,让用户可以在家享受自己喜欢艺人的高清“直拍”,360°无死角地观看演出,甚至能与偶像进行实时互动——一时间有些恍惚,分不清是偶像来到了身边,还是已经置身于现场。
2016年12月30日,王菲“幻乐一场”演唱会在上海举办。
作为天后暌违六年后的唯一一场演唱会,现场门票价格不菲。为了打破传统演唱会在地域、人数上的限制,让分布在全世界的“菲迷”们能够欣赏到演出,此次演唱会通过VR技术,实现了360度全景网络直播。
由数字王国、腾讯视频和微鲸VR联手打造的VR直播,为场外粉丝提供了“身临其境”的观看体验。入场券仅需30元,同步直播全球166个国家,直播期间总观看人数超过2000万,累计总播放量达3.5亿,收获了56万条弹幕。
王菲“幻乐一场”演唱会VR直播
尽管得到的评价褒贬不一,但王菲的这场演唱会无疑成为了VR直播产业的里程碑事件。
有珠玉在前,在之后几年的演出市场却还是以LIVE为主。直到在此次来势凶猛的疫情下,文化行业被按下了“暂停键”之际,线上旅游、线上博物馆、云演出等线上模式成为行业自救的措施。
北京八达岭长城VR全景
故宫博物院的展览可以通过手机APP观看
实现在家“云看展”。
是机遇,也是考验
与云旅行和数字博物馆相同,VR直播创造了机遇,更为行业从业者衍生出巨大的考验。
人工智能AI技术与虚拟现实技术同样,作为科技发展产物应运而生。AI作曲曾引发音乐人和音乐爱好者们的热议。AI不仅能识别图片、动作、声音,在作曲、绘画等方面也有创举。
钢琴大师郎朗与AI Duet的合奏是他的第一次尝试,合奏结束后他感叹说:“这是一种从未有过的体验。”
AI Duet 是谷歌应用AI在创作领域进行的实验。通过谷歌的机器学习引擎,AI Duet通晓了音符的编码规则,通过对大量数据的学习从而“掌握”了音乐创作的技能。
在2018《中国好声音》中,来自清华大学生物医学工程专业的博士宿涵登上舞台,带来一曲《止战之殇》,展示出了属于工科生的“技术流”——依靠人工智能中“深度学习”的算法重新填词,改编歌曲。这首作品中改编的主歌歌词,是由宿涵和同学一起用他们团队开发的人工智能算法创作而来:
在这套算法中输入需要的韵脚,以及“战争、深渊、绝望、疯狂、哭泣”等关键词后,AI便输出了歌词。
——AI创作歌曲已经成为一个新兴产业。打开相关网站,只要设定音乐类型、情绪、节奏、乐器和音轨长度,就可以自己创建一首歌曲。
宿涵介绍,通过学习华语乐坛几千首经典作品,人工智能可以学习总结人类创作的特点和规律,无限创作。
然而,AI作曲除了引起版权争议之外,能否传递人类的真情实感也受到质疑。当前,目前AI还没有办法超过音乐创作者,还需要人类赋予其温度和情感。
科技的发展推动了人工智能的发展,VR直播之于演出行业也是如此,是机遇,也是考验。
在特殊时期的当下,线上演出/VR直播可以暂时代替线下演出,慰藉Fans们躁动的心。或许未来有一天,虚拟现实技术将遍布人们的生活。但不可否认的是,歌手LIVE的独特魅力和不可替代性,通过音乐在现场营造的氛围、传递的情感,是目前任何技术无法实现的。
歌手们的LIVE是真正的活灵活现的音乐。当有一天音乐人和爱好者面对面的直接交流成为奢侈,一张演出门票就能解决无法跨域的鸿沟。
帕斯卡尔说:“人是会思想的苇草。”
人们总是对世界抱有好奇心,想象力更是创作的源泉之一。创意显然是任何人工智能、虚拟现实都无法表达的。
当行业身处凛冬,白雪覆盖之下,演出行业从业者们“藏器于身,待时而动。”等待春暖花开时,文艺之花焕发蓬勃生机,看一树一树花开。
– End –
(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
合颂文化
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