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播音员软件 播博汇第七期丨人工智能对播音主持的挑战和影响

默认分类1年前 (2023)发布 admin
45 0
ChatGPT国内版

编前语:

播博汇是在中国传媒大学曾志华教授倡导下,由中国播音学的几位博士与博士生共同创办的学术沙龙。我们的初心是——以播音学科为根本,以学术研究为旨趣,紧随时代主题,了解业界问题,探讨学科课题。

自2015年11月27日起,播博汇已举行了十期。研讨成员主要来自中国传媒大学中国播音学的博士生导师和博士、博士研究生,同时每期定向邀约跨学科专家、兄弟高校专家、具有影响力的业界主持人、评论员和其他行业的一线实践者担任观察学者和观察专家。

今天我们刊出播博汇的第七期,往期内容也将陆续刊发。敬请各位方家批评指正!

研讨流程

播博汇

主持开场:介绍主题、现场嘉宾、发言规则(5分钟)

轮值学者针对选题进行阐述(20分钟)

自由发言(30分钟)

点评、发问(20分钟)

观察员发言(5分钟)

总评专家总结点评(10分钟)

时间:2017年11月13日 15:00

地点: 王明军阎亮声音工作室

轮值学者、主持人

阎 亮

中国传媒大学2015级中国播音学博士生

中国传媒大学播音系教师

本期观察员

向 笠

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博士生

中国传媒大学教授

总评专家

曾志华

中国传媒大学教授

博士生导师

参会人员

本场播博汇的学术主持阎亮简要介绍了论题和嘉宾,拉开了第七期播博汇的序幕。

轮值学者阐述

播博汇第七期

ai播音员软件 播博汇第七期丨人工智能对播音主持的挑战和影响

阎亮:针对“人工智能对播音主持的挑战和影响”这一话题,我从四个方面进行阐述,分别是人工智能的概念、人工智能事件回顾、人工智能的未来、对待人工智能的态度。

人工智能( ),英文缩写为AI。它是研究、开发用于模拟、延伸和扩展人的智能的理论、方法、技术及应用系统的一门新的技术科学。

人工智能是计算机科学的一个分支,但不同于以往人们对于超级计算机的简单理解(单纯对运算速度的无限追求),它企图了解智能的实质,并生产出一种新的能和人类智能相似的方式做出反应的智能机器。人工智能从诞生以来,理论和技术日益成熟,应用领域也不断扩大,可以设想,未来人工智能带来的科技产品,将会是人类智慧的“容器”。重要的是,人工智能不是人的智能,但能像人那样思考,也可能超过人的智能。

现在我带领大家回顾一下三次人机大战的历史:1997年IBM“深蓝”与“棋王”卡斯帕罗夫的国际象棋对决,2016年、2017年 与李世石、柯洁的围棋大战。

由此可以看出,人工智能的特征在于——学习与认知、模仿和创新。

在有声语言领域,人工智能可以进行语音识别、语音合成、机翻和机配。近几年人工智能多次运用于播音主持领域,例如2015年12月东方卫视的《看东方》微软小冰播报天气,其语音自然度与人声的接近水平已达当时同行业最高。

近年来人工智能在播音主持中的运用越来越多,相关从业人员的担忧也越来越大。目前人工智能对于播音主持的挑战和影响,以及人工智能在媒体中的应用前景,可以在下图中略见一二。

我认为,传统的有声语言工作中越是规范的、规整的、少变化的,越容易被人工智能学会并应用。

对于人工智能的未来发展和运用前景有人唱好,也有人唱衰或警告。

我想,因为担心“被取代”而停止人工智能的研究,是大可不必的。我们也不用因为人工智能具有“模仿并超越人类思维的可能”而担惊受怕。当然,AI的发展让我们看到了自己的不足,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发展人工智能也可以让我们更加了解自己,了解我们思考和解决问题的方式,了解我们的思维极限和缺陷。我相信,人工智能的未来是前景广阔的。

自由发言

播博汇第七期

刘超: 牛津大学和美国劳工统计局发布的“最有可能被人工智能取代的职业”。排名第一的是电话推销员。排名最后,即最不可能被取代的职业是教师。其中,艺术家、音乐家、科学家、律师、牙医、建筑师、公关人员、心理医生都靠后,这些职业都包含人类特有的审美、伦理和情感。

我认为,播音主持专业短期内无法被取代有如下几个原因:

第一,复制与再创造。目前,人工智能语音是对文本的简单复制,而播音员主持人进行的语言传播属于二度创作。体现为目的明确、身份正确、基调准确、分寸精确。这些是人工智能语音短期内无法完成的。

第二,审美创造。艺术的作用在于通过“在场”的东西,显现出不在场的东西,也就是从“显”中看出“隐”。人的语言能够将文字与思维转化为有声语言,并将符号背后“不在场”的内容显现出来。要达到这种效果,除了艺术手法之外,还融合了阅历、性格、知识背景、气质、心理活动、生活环境等一系列复杂因素。而科学技术很难显示事物的“隐蔽性”,艺术的意蕴更是难以复制的。

第三,人文关怀。人类的思想可以通过后天学习形成“万物一体”的哲学态度。有了这种态度,就能够使艺术创作具有人文关怀。人工智能终究是人类创造的,它无法形成“天人合一”“民胞物与”的精神,人工智能语音也无法体现播音员主持人的“人文关怀”。

ai播音员软件 播博汇第七期丨人工智能对播音主持的挑战和影响

第四,个性。人类之所以有不同的个性,是由性别、民族、生活环境、血型、父母、朋友等多种内因与外因综合的结果。而人工智能并不具备这些复杂的因素。虽然人工智能语音也可以千差万别,但只是对现实社会人的声音的复制与模仿,难以体现真实的心理因素与个性。

孔亮:弗朗西斯·巴勒曾对媒介权力有过一番论述,他是这么说的,“这正是媒介‘权力’的神秘之处,也是具有讽刺意味的地方。我们越是认为它弱小,它就越强大;我们越是认为它法力无边,它就越无计可施。”

人工智能也一样。当我们认识到它“法力无边”时,它就已经没那么可怕,倒不能说是“无计可施”,因为它已经实实在在影响着我们的现实生活,包括媒介生态。

因此,在可以预见的未来,人与机器更多是协同、共生的关系。算法虽然提高了信息整合与分发的效率,但也毫无疑问存在信息偏见与不均衡。媒体人基于自身的专业性比常人更多地保持对算法的警惕,这是我们的价值所在。换言之,机器的存在会让人重新思考人是内容生产流程中的核心的意义。

李峻岭:人工智能浪潮下,越来越多的行业面临被消失、被替代、被颠覆、被洗牌的现实。无论是机器人记者写作的商业运用,还是多语种翻译设备的加速推广,以往被人们认为凭借“人”这一独一无二、不可复制特性进行优势生产的许多工种都面临巨大冲击。

“播音员主持人”的存在意义面临重新定义,传统从书面文字到口语转换这一生成步骤被人工智能替换的可能性正在逐步加大。播音员主持人的职业边界前所未有的松动和模糊化。当然,被人工智能这一技术性应用所替换的更多为工具性运用(比如交际中的信息传达和告知功能),播音员主持人艺术性、审美性、思想性等创造性竞争力似乎是人工智能暂时还无法抵达的部分,人工智能对播音员主持人这一传播主体所带来的“危”与“机”的确并存。

反观当下,传统播音主持角色的式微带来专业教育的式微与滞后:教学中局限于传统广电形态及节目分类的教学惯性过大、模式过窄、过于浅层,这些都直接影响到专业人才培养的深度与广度。如何令播音员主持人队伍及培养实现超越技术性的存在,让播音主持教育的对象最终实现“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这将是一个意义被改写的过程。

赖冬阳:今天这个论题的讨论应该先做两个限定:一是,限定时间尺度;二是,限定对人工智能的能力边界的想象力。如果没有对这两个限定条件进行锚定,讨论对播音主持专业的影响与挑战就会进入多重假设前提下的逻辑陷阱里,探讨就会漫漶无边,无法聚焦。如果今天我们讨论人工智能的时候,放到一个未来五十年、一个世纪或者几个世纪的时间尺度里去讨论人工智能的发展,那人工智能的发展程度可能就已经到了无所不能的水平。在那种情况下,别说是播音主持专业受到影响,所有专业甚至人类的生产方式、生产关系、生存方式等都要受到颠覆式影响。基于这个畅想性质的前提谈对一个专业的影响,没有大的意义;但需要指出的是,现在对于人工智能的探讨,往往不自觉地假设了以上的前提,于是得出很多耸人的结论。因此,讨论需要限定前提。

人工智能的影响,虽然进展惊人。但是,必须客观地看到,人工智能并不是无所不能的。回到今天探讨的论题上来,我认为它真正的突破性进展带给播音专业的挑战和影响在以下两点:

一是,二度创作被替代,警钟敲响,未来已来。

那种基于给定文本的播报受到第一波的冲击。知名的配音员的个性化声音可以被合成,真实度、自然度、甚至灵动程度,都取得突破性进展;新闻播报、天气播报的智能机器人可以替代真人的工作,甚至做得更好。故此,播音主持专业领域里,以二度创作为特征的有声语言工作面临被替代,这个趋势会越来越明显。

二是,一度创作能力是核心,打造竞争优势,赢得未来。

正如阎亮阐述的那样,对于新闻的分析、评论、节目中即兴的主持与互动,这些体现创造性、人文性、艺术千般变化万般演化的精妙的有声语言一度创作,那是人工智能难以短时间超越的。反观我们教学,要把更多精力投入到主持、评论等一度创作为特征的有声语言创作的能力培养上,真正聚焦,大力投入,真正夯实这个核心竞争力,从而赢得未来。

观察员发言

播博汇第七期

向笠

随着人工智能在有声语言领域的运用,智能语音系统也应运而生。比如开车时用的高德地图语音导航功能——包括我本人也一直在使用。在导航系统里面可以选择明星的声音来做导航语音,比如林志玲的声音,我很喜欢,所以就设置为导航的声音了。

还有各种读书软件的APP等,有时看书看累了,就使用语音播放功能,有女声、男声等各种选择。听起来虽然不如真人诵读那么亲切,但也在可以接受的范围。由此我想谈两点自己的粗浅认识。

第一,人工智能语音来了,播音员主持人的危机来了。对所有在播音主持岗位上的工作人员以及正在学习播音主持专业的学生都提出了新的挑战。该何去何从?如何给自己未来发展定位?是要迎难而上?还是退避三舍另谋出路?这是摆在大家面前亟待思考和面对的问题。

第二,语音可以替代、温度无法复制。人工智能来了,简单的解释似乎就是我们想听哪种声音,点击、选择、播放即可。但是这仅仅是模仿、复制,而非真的人声?就像我们的手机中有一项功能是人工智能语音助手siri,她可以陪你聊天说话,可以查找手机中的资料,但是始终不如自己的知己、好友那般贴心。人工智能是人类创造的为人类服务的,但是人类的温度却无法复制。

人工智能来了,新的时代、新的气象、新的挑战,我们可以调整步伐、跟上新时代的发展步伐,开创播音主持的新天地。

专家点评

播博汇第七期

曾志华

人工智能时代,我认为我们需要三个“变态”:

第一,改变心态,要主动拥抱现实。现实就是技术进步的事实,你承认也好不承认也好,你接受也好不接受也好,它就在那里!一如人们总说的那句话“历史的车轮不可阻挡”。

当然,拥抱现实,接受新技术,我们在享用人工智能语音合成为我们带来“劳动力解放”的同时,还应该意识到:多数简单、重复的播报,可以由人工智能所替代,但有关爱的、有温度的深度播报和报道,还是必须依靠人。此外,我们还应该警醒:人工智能语音合成技术一旦广泛使用,会不会带来精品的匮乏,语言艺术大师的减少?

第二,改变姿态,要重新认识学习的方向。一百多年前,爱因斯坦就说过“大学教育的价值不在于记住很多事实,而是训练大脑会思考”。播音主持专业的教学既要注重怎么说,更要注重说什么;既要注重基本功,更要注重多重能力的塑造;既要注重通识教育,更要注重个性的培养。央视新闻主播沙晨有一句话我印象特别深刻,他说“传统媒体‘掉粉’不是因为专业,而是因为不够专业”。这里的“专业”指什么,我想,值得我们深思。

第三,改变语态,要学会建立个性品牌。阿尔文·托夫勒说,第二次浪潮以后,学校崇尚的是“守时、服从、机械地重复作业”,教师只是将教材上的知识灌输给学生,学生也只会将教材上的知识“转移”到自己的脑子中去。个人的观点创见、情感交流以及团队协作等,都难以呈现,都被这种“工业化社会的标准化、同步化”所淹没。现在,这些“标准化”的东西完全可以由人工智能所取代,我们怎么办?想象力和创造力是艺术创作包括有声语言艺术创作的必备,我想,我们应该致力于开发学生的这两个“力”,使得他们的语言呈现一种带有个性标签的表达。

人工智能技术确实对播音主持带来了挑战和影响(而且这个局面会一直发展下去),但是我想,至少目前,人类的思考能力、创造能力、审美能力,还是我们的“堡垒”,我们的“护城河”。

最后,与会学者们合影留念,第七期播博汇的话题又延续到了晚饭的饭桌上……

© 版权声明
广告也精彩

相关文章

暂无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