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 12 个小时登顶美区App Store免费榜第一了。
智能手机是PC的5-10倍,在今年2月月活过亿后,我们即将迎来月活甚至日活的10亿时刻,目前只有5个App日活超过10亿:、、、 和, 都是娱乐和社交。
如果日活上10亿,那意味着什么?
已经成为现象级应用。
再来看这条消息:
我去看了一下测评:
智能终端比我们想象的还要更快落地!!
AI赋能智能终端趋势明确,关注消费电子和IoT芯片领域估值重塑。
1)从行业周期看,每轮消费电子景气周期主要是由技术进步所引发的新需求所驱动。随着
各类大模型的陆续发布,AI的应用场景从目前的PC和云端逐步延伸到智能手机、智能音箱、智能家居等IoT设备领域的趋势明确,消费电子产品的用户体验有望在AI的赋能下被重新定义,手机和IoT设备有望在未来成为万物互联和AI+应用的主要流量接入口,将有望提升下游智能硬件价值量、促进各类AI软件生态的创新、并加速下游消费电子产业的更新换代及复苏节奏。
大小模型+生成式AI不断迭代,掀起了新一代人工智能浪潮。在低时延、强交互、安全性、隐私性等要求下,边缘AI扮演不可或缺的角色,AI SoC赋能智能安防、智能汽车、智能家居与消费电子市场应用,并有望在金融、医疗等领域进一步渗透。
终端设备智能化浪潮有利于AI SoC芯片市场规模的快速增长。
理由SoC芯片是智能设备的“大脑”,其中加入AI模块,作为智能物联时代的边缘AI底层技术,赋能于千行百业。
根据测算,AIoT SoC的市场空间有望从2021 年的72.9 亿美元增长到2025 年的166.3 亿美元(测算不含手机及边缘数据中心),CAGR为23%。智能汽车等领域国产化率较低,国产替代意愿强,国内厂商推出各项指标不逊色于海外大厂的产品加速提升份额。
具体场景来看:
1)智能安防是边缘AI应用中最早落地的场景之一,我们看好安防SoC量价齐升。安防IP专用化程度高,对厂商自研提出要求。国内厂商海思、富瀚微份额较高,瑞芯微亦推出有竞争力的高端产品面向多目方案。
2)智能汽车是下一个蓝海市场,国产替代正当时。自动驾驶方面由于安全性、传输速度、稳定性、低时延的高要求,行车中大部分AI算力集中在端侧。智能座舱方面场景复杂度、交互需求增加提升驾驶直观体验,座舱SoC的AI算力需求呈现上升趋势。国产厂商地平线、黑芝麻深耕智能驾驶,瑞芯微在座舱芯片方面居国内前列。
3)智能音箱是未来智能家居AIoT的一个理想的入口,扎根智能家居使其使用场景具备不可替代性。我们认为等大模型应用推动交互体验提升将打破智能音箱出货量瓶颈,GPT4 结合多模态功能进一步打开未来带屏音箱应用的想象空间。我们认为国产SoC有望受益于应用升级背景下行业出货量高增,全志、晶晨、瑞芯微、恒玄、乐鑫等均有望受益。
4)消费电子领域我们看好AR替代智能机成为下一代人机交互平台,实现亿(台)级的出货量。国内SoC厂商多有布局,其中瑞芯微已有头部客户量产。TWS耳机、手表等可穿戴产品也有望跟随行业增长,利好低功耗So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