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字数:3304字
阅读时间:约8分钟
Feb
22
导语
自2022年11月30日发布以来,实现了持续性的爆火,仅两个月,其月活用户超1亿人次,成为史上活跃用户增长最快的消费应用。用户的激增使得网站一度面临瘫痪,据财联社2月9日消息,官方网站已无法登陆,页面信息显示,目前其官网“已经满负荷”。
作为一款人工智能技术驱动的自然语言处理工具,可通过学习和理解人类的语言来进行对话,并根据聊天的上下文进行互动,实现撰写邮件、视频脚本、商业提案、代码、工作报告等一系列任务,甚而完成论文、通过考试,完美契合学生用户的需求,由此受到了学生群体的广泛追捧。据美媒报道,在一项针对1000名18岁以上大学生的调查中,高达89%的受访者表示曾使用写作业,而真实数据可能更高。而在国内,也有不少学生尝试通过各种渠道使用写作业,在知乎、微博、小红书等社交平台上,关于使用写作论文的教程不胜枚举。
当越来越多的学生使用完成作业、写作论文时,我们不禁好奇,完成的真的是一份完美的答卷吗?这场使用热潮中,用户的体验感如何?它又会带来怎样的影响?
写得挺好!下次别写了?
如何用写作论文吗?撰写的论文靠谱吗?为此,小编在小红书、知乎、微博等社交平台上均进行了关键词检索,发现了不少有关于利用进行论文写作的帖子。但在写作体验上,网友的意见产生了分歧。
真的很强大
在社交平台上,有不少网友分享了自己使用写作论文的教程,具体的论文写作过程可分为以下几大步骤。
首先,用户需设定场景,让进入角色帮助选题的生成。如“我是一名XX年级XX专业的学生,现需要完成一门名XX课程的期末论文,需涉及XX主题,字数要求在XX,请根据以上需求帮我列出10个相关的论文题目。”
随之,对于所生成的论文选题,用户需自己人工进行选择,在选定具体的论文题目后,继续进行下一步的询问,让形成选题提纲。如“我想写的论文题目是XX,请根据该选题帮我列出对应的提纲。”
然后,对于自动生成的框架,进行进一步的人工筛选,保留自己想要的一、二、三级标题,然后针对标题进行进一步的询问。如“请针对第一部分第一条展开书写”。
最后,将每部分生成的内容进行复制粘贴、稍加调整,一篇课程期末论文就得以完成。
不同于其他的AI软件的写作,在快速度产出论文的前提下,还保证了论文的质量,做到了论文观点明晰、行文逻辑缜密、语言流畅等,因此不少网友惊呼“太强大了”!
糊弄学大师非它莫属
随着越来越多人体验用写作论文,问题也逐渐暴露,不少网友表示体验感并不好。从“论文神器”到“糊弄学大师”,逐渐跌下神坛。如,所输出答案中的论文文献看起来有模有样,文章题目、作者名、格式乍一眼看都极其规范,但当深入搜索才发现,文章并不存在,因此,引发了大量网友的集体吐槽,“压根搜不到”“文献都是编造的”“真正的糊弄学大师”。
除去参考文献存疑,在文科领域的写作表现还较为不错,但在物理、金融、生化等理科专业,“糊弄”更甚,有网友吐槽“看起来一本正经,实则胡说八道”。此外,在面对数学类问题时,经常遭遇滑铁卢。并且,一些专业的术语、较为复杂的理论,是无法理解的,因此,其输出的观点会出现偏差,更多时候,需要用户自己花大量时间去和它解释,而最终的效果可能也并不尽如人意。
其实,无论是“论文神器”,还是“糊弄学大师”的标签,都过于偏颇,确可以生成一篇较为完备的论文,但是其论文写作质量视用户的提问方式、论文的选题领域、专业术语的复杂程度等而定,且其论述思路也较为流于表面。因此,可以协助用户进行论文写作,但并不具备严格意义上的学术写作能力。
怪好用的,但隐患真不少!
然而,在用户数高速增长的时期,却遭学界“封杀”:各国多所高校和教育系统要求禁止学生使用这项工具,多个学术期刊规定限制的使用。可见,利用进行论文写作,将会带来一系列的问题与危害。
教育生态系统被破坏
可以在极短时间内输出完整的答案,仅需经用户的稍加整理,便可以实现最终文本的输出,因此,极大便利了学生群体的论文撰写、报告写作等。然而,这种利用生成的论文的行为本身就可被定义为抄袭、剽窃,造成学术不端之风蔓延,进而严重破坏教育生态。
此外,学生论文的写作是在搜集、整理、归纳、分析材料的基础上,全面把握当前知识理论体系,并进行内化、理解、创新,输出自我观点与看法,希求对现代社会某一现象提出针对性的解决之法。而当繁复的论文写作过程被简化为一句简单的“请以XX为题写作一篇论文”时,那么学生的思维与想象必将被限制,其学术创作与创新的能力也会大大弱化,将知识应用于现实社会的可能性也被削弱。而这些,完全违背了现代教育的初衷与目的。
再者,还将对教育公平形成挑战。上个月,北密歇根大学哲学教授 在为自己任教的世界宗教课程评分时,读到了一篇“全班最好的论文”,然而这篇论文,竟然是用写的。现代教育背景下,对于学生的专业知识与能力的评估主要依据于学生所产出的学业成果的优劣,当大量的学生使用产出论文时,作品的优劣好坏的界定将失去意义,此时的论文都不再是学生综合能力的体现。并且,那些未采用进行论文写作的学生将处于被动与尴尬的地位。
知识产权维护成难题
据官网描述,对于的训练主要来自于两个方面,一为链接大量的语料库训练模型,二为基于人类反馈的强化学习。在链接语料库进行训练的过程中,官方称自己所使用的材料是来自开源库的。但是在巨量的文本挖掘和使用过程中,难免会误用一些受著作权保护的文本、视频、代码等。当数据库中存在有受版权保护的作品时,其输出的内容也极有可能构成侵权。
此外,我国《著作权法》规定,“作者”是指自然人、法人或非法人组织。人工智能无法被归属为法条所界定的“作者”。如,在2023年1月27日,《科学》杂志发表评论文章,明确拒绝 的作者署名权,称“虽然有趣,但非作者”。可见,的作者身份从未被承认,那么由所生成的论文的署名权的归属又将成为一大难题。
拥抱或是拒绝,我们该如何选择?
虽然,所生成的论文的学术严谨性还有待加强与观望,但我们已然直观感受到正在突破人类语言逻辑难关,展现出强大的学习与创作能力。当人们惊叹于的能力时,“AI威胁论”的恐惧也在人群中逐渐弥漫。那么,面对,我们应该选择拥抱,还是拒绝?
尤瓦尔·诺亚·赫拉利在《未来简史》中,曾这样表述,“当以大数据、人工智能为代表的科学技术日益成熟时,人类将面临着从进化到智人以来的最大改变,那就是打破AI与人的界限,与AI融合,进化成为‘神人’。”人类是否成神的命题于目前而言还过于宏大与未知,但是的出现至少提醒着我们,就像不断发展、完善的AI技术一样,人类也永远不要失去主动进化的能力。因此我们焦虑的从来不应是人类是否会被AI取代,而是应如何更好地运用AI通往更遥远的路。而关于学生是否可以写作中使用的回答,亦是如此。
能够在极短时间内帮助用户撰写连贯、(部分)正确、信息丰富且相对系统的文章,并可对写作风格或语法或语言表述进行润色,可见,人工智能语言模型和系统在知识工作中的应用已然是既定的事实。未来,在教育中使用等AI工具不可被拒绝,忽视与回避只是自欺欺人的错误策略。
而且,拥抱AI技术,并不意味着学生群体的彻底摆烂与教育生态的趋于瘫痪。教育的首要目标是培养独立思考和具有创造性与批判性思维能力的人,而不是获取特定的知识。所输出的文本,往往缺乏深度分析而显得机械刻板,所以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它所提供的只是一个知识点,仅可被视作为学生在进行写作时的一款快速获取相关知识点的工具,而在优秀论文生产过程中所要求的创造性与批判性则需要学生自己来践行。换言之,当被应用于教育,学生获取知识的时间被大大缩短的,那么,他们则会被要求更专注于自我思考能力与批判性思维能力方面的提升,而这,对于学生群体、现代教育与整个社会均有所益。
当然,这边强调的是学生将作为论文写作的一款协助工具,用以获取知识、语句润色,我们仍需要警惕部分学生将所生成的文本直接移用的行为。
(图源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