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大火,让搜索AI化的时代到来。
昨天文章提到过,微软是最早布局AI搜索的互联网巨头,的研发公司早就接受了微软的三轮投资,总投资达到了百亿美元。
所以,微软昨天宣布要把旗下产品线都整合进的功能,包括Bing搜索和Edge浏览器。
而谷歌昨天也是匆忙推出聊天机器人“巴德”(Bard),来做应对。
结果没想到,谷歌的Bard昨天首秀,结果翻车了,原本也跟风热潮的谷歌股价也因此大跌7%。
这也给国内跟风热潮的人提个醒,聊天AI并不是什么新鲜事,从早期的微软小冰,到这两年比较盛行的各种“小某”,很多大平台都有自己的聊天AI。
但聊天AI与聊天AI是不同的,并不是所有聊天AI都是。
这次之所以会引发如此热度,主要自身的一些强大功能,让人震惊。
一些企业也想开发出的难度是比较大的。
但我看现在资本炒作,有点像是只要搞聊天AI就会被炒作,好像每个聊天AI都是一样。
谷歌这次翻车,算是提了个醒,连谷歌这么大的企业,想要开发出媲美的聊天AI都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
(1)谷歌为何翻车
这次谷歌翻车,很多媒体报道是因为谷歌的聊天AI在回答某个问题时,答错了。
有人问Bard韦布太空望远镜(JWST)有哪些最新发现。
Bard说韦布太空望远镜拍摄了人类第一张系外行星的照片。
但实际上,早在2004年,欧洲南方天文台利用位于智利的“甚大望远镜”(简称VLT)就已经拍摄了人类第一张系外行星的红外照片。
这就引发人们对搜索AI化的一个思考,就是谁来保证AI说的一定是准确的?
目前的AI聊天机器人,即使是也仍然还是停留在“搜索、整合、生成”的一个模式,并没有真正意义上的自己思考和创造的过程。
那么AI聊天机器人的准确性,更多取决于他的数据库,取决于他的资料来源。
以往搜索引擎,是把网络上的大量信息都呈现在人们面前,搜索引擎并不对搜索结果的真伪负责,搜出来的信息,有可能是准确的,也有可能是错误的,如何判断是需要个人进行。
但搜索AI化后,搜索的结果是从AI嘴巴里,而且以言之凿凿的态度说出来的,这会让一些不太能辨别的人,更容易轻信AI提供的结果。
这就涉及到一个很关键的问题,就是认知战。
(2)认知战
现在互联网上,真真假假消息满天飞,那么谁来保证AI数据库的资料来源一定准确呢?
特别是在当前美国和我们正处于激烈博弈,美国对我们进行各种污蔑攻击。
然后我试了下,对于美国对我们各种污蔑,虽然回答比较谨慎,但也从和稀泥的角度,认可美国对我们的污蔑。
那么就会带来一个问题,当一个国内的人,去询问相关问题时,就更容易因为轻信的话,而认可美国所特意灌输的认知。
说白了,自身并没有明显的立场,其初始人格是一个和稀泥的定位。
但问题是的数据库是可以有立场和倾向性。
这就导致,的回答结果,是可以被用于认知战。
但现在很多人并没有意识到这样。
其实,当前搜索AI化,一个十分重大的影响,就是入口单一化。
从十几年前流行的搜索引擎模式,再到最近几年流行的信息流模式,人类本来已经更容易陷入信息茧房。
而搜索AI化,这可能让互联网巨头,更加垄断互联网信息入口。
未来,如果聊天机器人发展到某个高度,我们习惯于什么信息结果都通过获取时,那么有心人时候更容易通过来营造更加牢固的信息茧房,来进行认知战,甚至可以重塑人们的认知。
所以,我们必须要有自己的AI搜索。
(3)颠覆搜索模式
其实这次谷歌翻车,也不单单只是因为答错了一个问题,事实上也经常用肯定的语气,在说一些错误的答案。
比如,我们就拿这次媒体报道的谷歌翻车问题问了下。
结果也一样回答错了,同样说是韦布太空望远镜拍摄的第一张系外照片。
而我还特意重新开启对话,问了完全一抹一眼的问题,结果这次不说韦布太空望远镜,反而说是哈勃太空望远镜,这个回答也是错的。
同样的问题,可以有不同版本的错误回答,如果单单指回答错误,谷歌的聊天AI应该还不至于让谷歌股价大跌。
更多还是因为谷歌这次推出的聊天AI,各方面功能都比逊色不少。
比如,有媒体报道亲身体验了Bing结合Chat的新版本搜索。
其中提到,如果在搜索引擎输入“最好的65英寸电视”,Bing除了在左侧会提供传统搜索结果,在右侧还会多一个的AI回答。
人们还可以基于这个搜索结果,进一步追问“哪一款画质最好”,“哪一款最适合玩游戏”,“哪一款价格最便宜”等问题,Bing会把搜索结果进一步精细化呈现,也会给出进一步回答。
这个搜索体验,显然比原先的要好很多。
特别是这种可以“追问式”搜索,将会给现有搜索模式,带来颠覆式改变。
而谷歌搜索目前在这方面还是落后的,因为谷歌公开的聊天AI还只是一个问答形式,并没有跟搜索引擎结合。
这才是谷歌这次股价大跌的真正原因,而不是仅仅因为回答错一个问题。
媒体报道只把焦点集中在谷歌聊天AI回答错一个问题,显然是把问题表面化,只为了吸引眼球而已。
其实这次之所以会这么火,不仅仅因为他是一个聊天AI。
过往聊天AI那么多,也没见哪个能这么火。
能火,主要还在于其强大的功能,以及已经可以给人们带来一些实质性帮助。
(4)就业替代
的开发者页面上,是可以提供各种API接口,来让开发者调用,来对进行专项训练。
所以,对很多企业来说,相比研发自己的聊天AI,更直接的办法是直接买的API来进行二次开发。
这也意味着,除了一些互联网巨头之外,小公司想开发出媲美的聊天AI难度会更大。
那么就有可能掌握互联网流量入口,这个才是最可怕的事情。
这种允许开发者在其提供的API基础上进行二次开发的模式,是可以让迅速垄断聊天AI市场。
并大大加速的普及。
对于普通人来说,每一次聊天,都会初始化一个人格。
而开发者是可以对进行训练,并把训练出来的AI人格固定下来,来进行日常一些工作。
比如,训练出一个特殊用途的客服AI,来回答顾客各类刁钻的疑难问题。
可能大家这两年也发现,银行越来越多的电话语音,是用了人工AI。
但之前的这些客服AI,都十分机械,并不能起到解决问题的效果,最终还是要转人工。
但一旦开始大规模进入客服行业,很可能完全改变过去人们对AI的一些印象。
在大规模训练后,是可以训练出一些可以实际帮助人们解决问题的AI。
事实上,目前最擅长就是给人们提供一些它生成出来的方案,具体可行性暂且不提,但糊弄人是足够了。
而且人们也发现,给出的方案,不说是独创性,但至少会比较完整,且具备一些可行性。
比如说,有人让给一个介绍咖啡豆烘焙工艺的视频脚本,结果还真给出比较有可行性的视频脚本。
还可以让帮你写一些编程、脚本。
你想要对进行学习,还可以让给你一份非常详细的学习方案规划,就连学习资料、视频都给你列出来了。
有什么专业问题问它,也能得到接近于专家的一些结果。
但其实有了之前询问得到一些错误的结果,这类涉及到自身健康的问题,我觉得对的回答也只能作为某个参考,而不是把当做唯一信源。
但总的来说,大家不要用之前对一些比较落后的客服AI印象,套到。
经过专项训练后的,大规模替代现有的客服,是大概率的事情。
当然,还是要保留一小部分人工客服,来解决一些AI无法解决的问题。
AI毕竟不是万能的,很多事情还是只能由人工客服来解决。
但以后整体客服人员的规模,肯定是会大幅度缩减。
这又是人工智能,替代人工的又一个领域。
除此之外,还有其他很多广泛应用场景。
比如,经过专项训练的,还有可能成为人类的心理咨询师,甚至可能给人类一些心理慰藉。
早在几十年前,美国就有一些电话服务,充当人们的倾诉对象。
而这样的智能AI,在经过特殊训练后,是有可能充当有需要人群的倾诉对象。
此外,如果经过特殊训练,也是有可能被用于邪道,比如用于“黄色”。
除了这种单一颜色。
还很有可能被美国用于更加广泛的颜色革命中,包括网络水军的网络舆论战、认知站,都有很大用武之地。
当前对公众公开的,是一个随机的初始化人格。
但假如美国相关方面,对其进行特殊专项训练,未来我们在网络上,面对的各类水军、机器人,可能就会更加智能化。
我敢肯定的说,美国是绝不会放过这样把应用在“颜色革命”上的机会。
解决办法只能是用魔法打败魔法。
用机器人打败机器人。
估计以后的互联网舆论,会变成水军和机器人互相攻击的战场。
我们普通人,最好还是当一个吃瓜群众就好,亲身下场的话,真人在这样的AI战场上是很可能变成互联网炮灰的。
(5)路还很长。
虽然会带来一些就业替代,但也会带来很多机会。
对于编程人员、创作者来说,我倒不觉得能够起到替代作用。
比如编程,实际了解编程的人很清楚,一个大工程的需求是五花八门,实际编程过程中遇到的问题BUG也是五花八门,需要不断调试。
更多只是做一些模块化的重复性工作,这种模块化代码,要应用到工程里,还是需要程序员去不断调试。
比如,有人用去生成一些单一功能的UE代码。
但要怎么把单一功能代码,整合到整个工程里,是需要程序员不断去调试,这是一个精细活,AI现阶段很难替代。
说白了,的确可以帮助会使用它的程序员节省一些工作量,但距离完全替代程序员,还有很大距离。
现在的还不能做到,你只跟他提需求,他就可以把 一个完整的工程都打包好了交到你手上,并且可以无BUG运行,并完全符合你的需求。
我之前有八年的工作,就是每天跟程序员提需求,所以我是很清楚,这个AI的一些局限性。
确实很有用,但也没有很多人吹的那么神乎其神。
比如,你要跟提需求,做一个原神游戏出来,现在的是不可能就自动给你把原神做出来。
文字创作者也是如此,目前写作的一些诗歌、小说,都还只是似是而非的填充产物。
而像我写的文章,是有明显的个人风格和观点,当然也能训练到比较接近于我的个人风格,但写出来的观点、论据,还是有比较明显的AI生成痕迹,缺乏明确的个人风格和观点,有点像是在不停和稀泥的感觉。
当然,有些人是把和稀泥当做自己的个人风格,但你还是能明显感觉到他的回答是充满大量堆砌的产物。
所以,我是不担心会让我失业。
不过,对文字创作领域,可能有一个最大的副作用,就是可以更方便大量营销号去炮制一些内容空洞的填充文章,用数量打败质量,从而出现劣币驱逐良币,这是我比较担心的。
而从正面角度来考虑,创作者用来查资料,做一些方案的框架,都还是可以大大减轻工作量。
我需要提醒大家的是,不像元宇宙那么虚无缥缈,已经实质性的给一些人带来帮助。
比如,有人拿他给论文润色。
我还认识一个人,他已经用帮他润色,他写邮件给美国客户,就让按照美国人的书写习惯来润色改良。
结果的润色结果,让他十分满意。
甚至还帮他细化了他的一些产品介绍,他说比他的员工更了解他的产品。
所以,大家不要停留在以往对聊天AI的一些印象,去认为也只是普通的聊天AI。
之所以会这么火,是因为它已经带来实质性的改变。
当然,这种改变还不至于像很多人吹得神乎其神的那样。
但确实会对互联网带来很多变化,也会对很多就业岗位造成很多替代,但也会带来一些新的机会,去减少人们一些比较枯燥的工作量。
能让人们从繁琐的工作中,稍微解脱出来,来更专注于一些需要有强烈个人观点的决策和内容上。
所以,我对整体还是持有肯定态度。
技术在不断发展,未来某个时候,像这样的人工智能,最终所能达到的目标,就是我们只需要跟AI提需求,而AI就可以把我们需求很好的落实。
比如,我们有什么需求,想做成一个软件,AI就可以帮我们自动实现,整个过程不需要我们干预。
我有很多想法,我只要提出想法,AI都可以帮我把我的想法,变成精致的PPT、变成软件、变成绘画。
人类就可以从繁琐的一些重复性工作中解脱出来,只负责提想法。
当然,这还是一个比较遥远的目标,过程也意味着有大量技术含量比较低、重复性强、比较机械化的就业岗位被人工AI替代。
越是可以模块化、标准化、可以机械重复的工作量,就越容易被人工AI替代。
其实从去年AI绘画的爆火,再到现在这样的AI聊天爆火。
人工智能是未来时代发展一个大趋势,是比较确定的。
我们任何人,都只能去拥抱这样一个时代趋势,也只能顺势而为。
这样的AI替代,必然是有争议的,但好不好,都不影响AI发展的趋势。
我们能做的,就是尽量别去从事容易被人工智能替代的职业,多从事需要个人创造力,不容易被AI替代的职业。
另外就如当年要学会使用搜索引擎。
未来我们也要学会如何使用AI,来让AI更好的为我们服务。
我是星话大白,欢迎关注、点赞和转发!
我不接广告、不加人、不荐股。
要注意骗子假冒、提高防骗意识。
原创不易,多谢赞赏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