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铮丨:作弊工具还是研究利器?丨
15学者评“人工智能(AI)带来的机遇与挑战”系列第1篇
编者按
赵全胜《海外看世界》主编:
我们邀请了在美国,日本,中国大陆和香港地区的15位学者从以下三方面就有关人工智能(AI)的问题展开讨论:
· 人工智能对国际关系的影响
o 俄乌冲突中人工智能所发挥的作用,以及在未来的战争中,人工智能可能扮演的角色及其涉及的伦理问题?
o 基辛格等的《AI时代》认为人工智能未来不可估量。可以将技术问题上升到战略领域吗?
· 人工智能在国家、社会层面的作用
o 人工智能会否产生自己的政治倾向?政治经济是否会受影响?
o 是否会造成大规模的行业变革,减少对人力的依赖(例如无人驾驶)?
· 人工智能(例如)对个体的影响
o 教育会受到什么样的挑战?如何看待学生借助人工智能的帮助来写论文?
o 对创新会有什么影响?从围棋AI战胜世界冠军,是否意味着人力会在未来处于下风?
参与本次快评的学者及所在单位:
汪铮 美国西东大学
周方银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刘洪钟 上海外国语大学
孙太一 美国克里斯多夫纽波特大学
佟德志 天津师范大学
白智立 北京大学
赵宏伟 日本法政大学
黄海涛 南开大学
杨希雨 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
伍国 美国阿勒格尼学院
王在邦 太和智库
吴泽映 香港岭南大学
沈丁立 复旦大学
杨水清 社科院美国研究所
蒋一骁 美国克里斯多夫纽波特大学
【:作弊工具还是研究利器?】
汪铮
美国西东大学教授
15学者评“人工智能(AI)带来的机遇与挑战”系列第1篇
几个月前,在 刚刚问世的时候,高等教育界内的大部分人对这个新生事物的态度是警惕的,很多人把它视为来犯之敌。因为我们的学生们可以通过它来“作弊”完成常规的作业、考试、甚至论文。通过这几个月对它的各项功能的进一步了解。很多人开始认识到 很有可能会带来一个人类学习和知识创造的全新的时代。对于一个新应用,最有意义的评估不是泛泛而谈,而是对其具体的使用功能的评价。通过这段时间自己的使用和指导学生完成论文的实践,我觉得可以在以下几个方面促进人文社科领域研究论文的撰写。
1) 完善选题和结构
对于很多学生和青年学者来说,确定一个好的论文选题一直是一个主要难点,而老师们也难以有时间和每一个学生针对他们的选题反复讨论。现在通过学生们可以把不同的选题想法通过大量的人机对话来反复得到反馈和检验。例如,可以让学生提出自己的主要论点,然后让来反驳这个论点,并把反驳作为加强他们原始论点的一种方式;也可以在生成针对主要研究问题的各种回答,通过这些回答来验证和调整研究问题;还可以通过的提纲功能来反复调试论文的结构。只要善于使用人机对话,相当于每个研究者都有了一个自己专属的不知疲倦的专家小组来给负责提供反馈意见和讨论课题中的各种问题。
2) 扩大阅读和资料利用
的强大文献摘要功能可以帮助学生们在短时间内阅读大量文献,并通过摘要筛检出需要精读的内容。还有一个功能可以把复杂文字一键简化为二年级小学生也能看懂的内容,这尤其可以帮助英语非母语的同学,特别是在他们阅读非本专业文献的时候。
3) 突破语言障碍
因为很多学生没有直接阅读外文文献的能力,语言障碍常常成为他们研究国际问题的重大弱点。在实际使用中,我感觉的中英互译功能有了新的突破,翻译准确性超过了 和DeepL,当翻译的准确性达到了这样的程度加之其使用的快捷性,学生们已经可以有效地通过来翻译和阅读外文文献。这使得他们可以在论文中直接引用外文文献。中文文字和词义复杂,过去一直很难和拉丁语系的语言实现高精确度的互译,也因此一直是外国研究者研究中国的一个主要障碍。随着以及其它翻译软件的不断进步,可以预见将来语言的障碍将会越来越小,这是具有重大意义的进步。
4) 提高效率和质量
具有众多可以为研究者节省大量时间的功能,比如说将采访笔记转化为正式报告,生成表格,统计分类、生成代码等等,这些都有助于缩短研究时间提高研究效率。的语法和文字修改功能则可以帮助学生编辑、修改和查错,特别有助于英语非母语的同学修改和提高论文的语言质量。
图片源自网络
《围城》中的李梅亭是带着一整箱读书卡片去三闾大学上任的。随着我们进入互联网时代,特别是以谷歌为代表的搜索引擎的出现,学者们早已不再需要成为行走的百科全书,人类的学习已经从知识的记忆迈向知识的管理和跨学科融合。现在随着的出现和其具有的巨大潜力,我们看到了一个新的时代,这将是一个全新的超能力学习,快速学习和知识突破与创新的时代。迎接这个新时代是各国高等教育界无法回避的挑战与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