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所使用的人工智能模型中,每个人都是开发者。我花费了三个月的时间每天死磕三个小时,终于掌握了几乎所有的人工智能工具。然而,这个过程却让我感到沮丧和焦虑。听完我的经历,你就会知道该怎么做了。时间回溯到2023年3月15日,当时我既兴奋又焦虑。的出现意味着强人工智能的临界点已经到来。就像灭霸,他只需要最后一颗宝石就可以实现他的愿望。在我看来,这次科技爆炸不亚于工业革命。无论你从事哪个行业,拥有什么样的学历,使用的人都是在同一条起跑线上的。于是,我开始疯狂地学习和使用人工智能工具。我学会了、、和SD绘画等所有可用的工具。在这段时间里,我每天至少花费三个小时,累计了近300个小时。我可以说我已经入门了。然而,根据我自身的经验,我必须告诉你一个残酷的事实:每个人都能学习人工智能工具,但要真正掌握它们并不容易。无论你掌握了多少提示,懂得多少排列组合,都无济于事。因为这不仅仅是一个提示的问题,更考验的是解决问题的能力,这种能力在接受传统教育的我们身上非常稀缺。在这场全球人工智能竞赛中,中国人处于劣势。无论是硬件还是软件,我们都处于劣势。在软件方面,我们不需要再谈论文心一言了。对于每个使用的人来说,他们都知道这是基于问题或指令来获取方案的。然而,我们从小就被教育不要随意提问,要按照父母和老师的要求去做。现在,我们拥有了无限提问的权利,但我们真的能提出好问题吗?好问题真的与提示有关吗?当需要我们连续提出二十个好问题才能得到相对准确的方案时,我们是否会感到力不从心?事实上,强人工智能让中国人的优势瞬间变成了劣势。我们不需要花费大量时间去学习和记忆。从九九乘法表到量子力学,我们都能轻松地掌握人工智能。然而,现在我们最需要做的不是学习排列组合,而是提高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跨学科思维和批判性思维等。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掌握人工智能,实现降本增效,成为一个千军万马。·我们可以说得更通俗些,就像武侠小说里的秘籍一样:只有掌握了心法才能成为天下无敌的高手。这样解释应该更容易被理解。突然想到,那些正在学校里被灌输知识的同学们,即使有了强大的人工智能,也不意味着他们不需要去学校,但他们是否需要再花费十二年甚至更长的时间被动地接受知识呢?
我认为,马斯克之所以能制造火箭,并不是因为他掌握了所有关于火箭的知识,而是因为他有解决问题的能力。知识部分可以雇佣无数懂行的科学家,而这种能力是我们最缺乏的,学校的老师不会教,因为他们知道学习不会让你的数学成绩提高一分。
如果你在三月十五日之前还能忍受弱人工智能时代,那么现在你就会被时代抛弃得更快。接下来,我会分几期视频详细讲解如何提出好问题,让你能够利用强大的人工智能工具真正落地你当下急需实现的项目。我们下期再见。